新城、秀林╱記者田俊浩報導
太管處昨表示,太魯閣登山步道為登山客最愛登臨據點,經往年分析統計,錐麓古道仍排名第一,以去年三月為例,錐麓古道吸引一千七百多人前往,為園區登山步道申請總數二分之一以上。
另經太管處遊憩發展SWOT分析,遊客旺季集中三、四、七、八、十一、十二月份,月在此段期間,還有年節春假、暑假,以及十一月國際峽谷馬拉松、峽谷音樂節和合歡山雪季,均吸引遊客前來。
此外,錐麓古道因環境特殊,須有登山申請承載量管制之措施,目前係比照入園申請之方式請山友,需依規定申請入山及入園許可,平日九六人,例假日增加至一百五十六人。
為維護遊客安全,太管處於民國九四年完成錐麓古道整修後開放,採承載量管制,每日限制進入人數,並需事先完成申請方可進入,近年來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量不斷攀高,申請進入錐麓古道的民眾也愈來愈多,又於近年來申請人數,每年都超過一萬九千多人次,太管處持續改善步道設施,加強步道安全性。
太管處還說,錐麓古道位在錐麓斷崖上方,是中橫公路未開通前唯一的交通孔道,古道自巴達岡起,至合流慈母橋止,全長十六公里,修築在海拔七百五十至七百八十公尺之間,平緩順暢,居高臨下,視野遼闊,為古道中最精華路段。
在人文方面,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於日據時代大正四年修築,原是台灣總督府為了治理太魯閣族人所開的道路,因此古道修建在燕子口到慈母橋間的錐麓斷崖上。原路徑只有三十公分,僅容得下站立雙腳,日人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一公尺左右,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該處除景致特殊外,也可見當年開鑿艱辛危險,迄今斷崖步道寬度,最少達八十公分,具挑戰性。
斷崖上古道與立霧溪谷的垂直落差約五、六百公尺,從斷崖上俯瞰立霧溪谷,視線幾無遮蔽,峭壁深谷,險峻的氣勢令人驚心動魄,其斷崖古道的景觀雄偉壯麗,有潛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