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日昨特別邀請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院長張英鵬,與主管們說明教育部自一○六年啟動的「大學在地實踐聯盟」議題。張英鵬指出,慈濟大學將於近期內成立「臺灣偏鄉教育研究暨資源中心」,結合志業體資源,提供專業的教育援助與花蓮縣在地教育做緊密的聯結;中心業務包含「研究」與「偏鄉教學服務」二大主軸。
大學院校扮演地方智庫
教育部自一○六年開始啟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以一所技專校院及一所大學共同擔任聯盟的「雙核心學校」,使大學院校能扮演地方智庫的角色,創造符合在地城鄉、產業及文化發展的創新價值。慈濟科技大學及慈濟大學依據本計畫與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合作結盟,由教育處整合學校教學資源,慈濟科大與慈濟大學「雙核心學校」進行規劃與推動,期盼大學生投入在地連結,為花蓮學童盡一份心力,展現實踐行動。
原民文化傳承與偏鄉教育
教育處處長劉美珍與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院長張英鵬在會議之前也已經研商並達成共識,共同針對縣內在地教育現況進行分析,探索問題及可用資源,大學在地實踐聯盟將以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偏鄉教育兩個面向作為發展主軸。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由慈濟科大推動,主要任務為原住民族學童科普教育與在地原住民族影像文化傳播;慈濟大學則規劃成立「臺灣偏鄉教育研究暨資源中心」,結合志業體資源,提供專業的教育援助。
慈濟大學紮根花蓮,學生歷年偏鄉服務項目涵蓋兒童劇下鄉公演、特殊教育志工隊、人文體驗營、生命教育心苗志工隊與翻轉偏鄉Maker實驗行動。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預計投入更多偏鄉教育研究,建制長期資料庫,此次,希望能與教育處合作彙整地方教育需求,提供媒合偏鄉教育服務資源,最終成為永續服務偏鄉的支持性、整合行政團隊,讓資源協助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