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憲/報導
大漢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日前舉辦「通識人文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左圖),除針對人文與社會發展主題進行學術論文發表,並希望藉由研討會議題的探討和研究成果的分享,落實應用在通識教育的教學上,讓內涵更增實益。
會議由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翁平主持,邀請到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林永利、生命鬥士周凡老師演講,並由十一位校內外老師及社工師,針對人文與社會發展主題進行學術論文發表。
上午首先由教授林永利演講「藝術之眼∣真實的世界」,他透過很多的影像和圖片,呈現出「繪畫家及攝影家的創作來源是想像力」、如何在「平凡中察覺、感知,提升更好的生活品質」都需要透過「藝術之眼」。
此外,過去的符號和現在的符號如何銜接?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運用,因此也就有不同的遺留……。林教授用絕美的圖片和精闢的講解,讓與會者聽得忘我入神。
緊接著生命鬥士周凡老師,以「倒著看人生∣生命正向力量」作為主題演講,當周老師提到在二○一二年挑戰極限用手搖車環台,用雙手廿五萬次的轉動前進,用最貼近生命的角度、最緩的速度,細看了台灣的美,大家都覺得很感動,也為老師感到驕傲。
周凡說,挑戰過程中,他只想著只要多(搖)一次,離夢想就更近一點!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次數多一次,就是成功。」這番話語引來在場人士熱烈掌聲。
最後周凡以「Seeing is Believing當你開始相信,你就會看見未來」鼓舞同學。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翁平表示,周凡是非常值得尊敬的生命鬥士,希望同學效法他的精神,跟他學習。
最後進行下午場次論文發表,內容涵蓋區域光觀、環境、哲學、法律、社會發展及人文、輔導等領域主題。
陳翁平表示,這次論文發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在研究分享的過程中,以跨領域的知識和研究成果,激發出多元人文與社會發展的知識傳承,以應用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的教學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