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荷葉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水珠還會在葉片上滾來滾去,不會弄濕葉片表面,好好玩喔!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悠娟帶領辦理「生態奈米與環境工作坊」系列活動,日前在學校圖書館前大草原舉辦「抄自然大探險-仿生科技DIY」科普闖關活動,帶著民眾跟著工作坊的夥伴「玩在科普、樂在學習」。
活動由東華通識課程「仿生科技與環境」五十位學生組成關主,利用課餘時間精心設計一系列精美的道具,向闖關民眾解密大自然的奧祕。
工作坊活動自一○二年起,已舉辦第八次,今年除了延續以往熱門的關卡,如「認識奈米與仿生科技」、「蓮葉效應」、「巴拉告與生物磁效應」、「壁虎效應」、「奈米合金」、「貝殼效應」外,還增加「認識奈米」、「巴拉告的磁感細菌」等單元,讓民眾以輕鬆的遊戲方式認識科學。
在「蓮葉效應」關卡中,大學生引導小朋友觀察芋頭葉上面的水珠滾動情形,小朋友仔細觀察所謂的「蓮葉效應」,工作坊大學生說,引導小朋友獨立思考跟觀察也是這次活動很重要的目標。大學生解釋蓮葉能夠「防水」的原因,在於蓮葉表面微米和奈米的蠟質絨毛「撐」住水珠,不讓水珠在葉片上散開。
關主再用特殊的化學塗料噴在布料上,讓民眾在小遊戲中觀察水滴在「防水布層」滾來滾去的「蓮葉效應」。參加體驗營的大人與小孩看了以後,無不對大自然的神奇與科技的奧妙感到驚訝,紛紛說「原來蓮葉上面的絨毛可以藉由科技在我們的衣服上面製造出來,這樣衣服就更不容易弄髒和淋濕了!」
在體驗過程中,參加的小朋友在關主和家長帶領下,認識小遊戲下的科學原理,也藉著過程中教學相長、互相精進,雙方經歷了一次一輩子難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