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整理
台灣血液基金會表示,對於週刊報導關於工本材料費,台灣血液基金會是一個財務自給自足的血液事業機構,未收取任何政府補助,經費來源主要來自血液「工本材料費」。
所謂「工本材料費」是指一袋血液從護理人員採血開始,經過檢驗、血液成分分離、品管、保存,一直到供應醫療院所給病人輸用,整個過程必要的處理費用;再加上血袋耗材、檢驗試劑、醫療器材、血液貯存冷凍藏設備、捐供血車輛、作業場所、宣傳企劃、資訊、人事,及管理維護等費用。
因此,由捐血人捐出的血液是「無償」的,經必要的處理後,供給病人輸用,台灣血液基金會收取必要之工本材料費,這項處理血液必要的工本材料費由衛生福利部核定,血液工本材料費的收入是維持捐血機構正常運作必要的經費來源。
台灣血液基金會所提供的各項血品,即使隨著檢驗項目的增加,自民國七十二年後即未曾調整過。目前實施之檢驗項目,包括ABO血型檢驗、Rh血型檢驗、紅血球異體抗體篩檢、梅毒血清檢驗(STS)、血清轉胺檢驗(ALT)、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檢驗(HBsAg)、C型肝炎病毒抗體檢驗(Anti-HC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抗體檢驗(Anti-HIV)、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抗體檢驗(Anti-HTLV)以及病毒核酸試驗(NAT)等;其檢驗費用依健保給付總額之點數應為一六二○點,但以全血為例,台灣血液基金會給付僅五七五點,完全不可能因為血品而圖利。
與各國相比,無論是大陸、美國、澳洲、馬來西亞、印度,各國紅血球工本材料費換算成等體積與台灣紅血球價格,都高了兩倍到九倍以上。
而衛生福利部日前也特別公告,考量歷年農曆連續假期常有缺血情形,為維持醫療用血的供應無缺,確保國人生命及社會安全,呼籲民眾秉持「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之精神,持續參與捐血行動。
衛福部表示,有關近日媒體報導台灣血液基金會人事與財務相關情事,衛生福利部將立即成立專案小組,結合輸血醫學、政風、財務會計及法律專家,並邀請社會公正人士及民間團體代表共同參與,就各界所提之質疑予以一一釐清。
台灣捐血運動已發展四十餘年,依捐血人職業資料統計顯示,最大的捐血族群是勞工約佔捐血人口的二一%;其次為學生族群及服務業,均為一七%。而每年適逢學校寒假及農曆春節連續假期期間,是比較容易發生血荒的時候,為能提供充裕的醫療用血,即時挽救生命,衛生福利部籲請熱心民眾,持續發揮愛心捐血救人,勿受媒體報導的影響。
各地民眾如擬捐血,其捐血地點及捐血時間,請上台灣血液基金會之網站(網址:www.blood.org.tw)查詢各區捐血活動時間,並再確認是否符合捐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