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公所日前在阿美文物館,辦理開辦傳統鼓製作與節奏開發研習課程,吸引二十多位部落青年報名參加。課程安排有選鼓、彩繪、雕刻、竹排管製作、裁剪鼓皮、安裝鼓皮及拉繩技能等,參與學員認真挑選屬於自己的鼓,更興奮對著鼓說「從今以後你要跟著我了!」。
鄉公所表示,為開拓原住民演繹樂舞、文化多元發展,辦理具台灣原住民風格的打擊樂器,不僅將原住民傳統技藝傳承創新,更希望藉由課程將節奏及製鼓過程交給部落青年,找回阿美族傳統樂舞、創新的歌舞及節奏。
指導部落青年製作原住民打擊樂器的老師陳松榮說,原住民的勇士鼓製作,有別於非洲鼓造型,勇士鼓主要是以耆老的祭杯為造型,祭杯中以鼓的腰部型狀,區分為公杯及母杯,因為阿美族是屬於母系社會,課程中特別以母杯作為教學器材。
勇士鼓,是慶典中不可缺少的歡樂樂器,透過拍打節奏及古調歌曲,傳唱出獨一無二的阿美族歌謠文化。傳統鼓製作與節奏開發研習課程助理高志遠也說,原住民中,特別是阿美族有很多的歌舞文化,相形於豐富的樂舞之下,節奏反而沒有這麼多元化,節奏在以前的社會下是存在的,因社會變遷逐漸式微。
四十歲學員張志明說,一直期待著自己能成為一名鼓手,總算有機會學習製作傳統的鼓;另部落大學校長鍾文觀也參與學習,他感謝公所給予部落青年,接觸製作勇士鼓的課程。他表示,自己第一次參與,很期待製作出屬於自己的鼓,並且可以用它來打擊出獨特的節奏,那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三十六歲的李姓學員表示,因為本身會彈吉他,對於打鼓也很有興趣,一聽到鄉公所辦理製作鼓研習課程消息,就決定報名,能夠學習這項技藝,真的相當難得,會好好珍惜每一堂課。
吉安鄉公所原住民事務所承辦人江夏枝指出,本次研習培訓學員計二十二人,對象多為本鄉部落青年,為期三十小時的課程。吉安鄉公所除邀請阿美文化藝品工作室陳松榮指導勇士鼓教學製作外,更聘請現任聲子樂集管樂團老師劉宇哲,介紹BALLET的演奏形式、鼓曲與唱歌的表演方式。
她說,透過這二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讓部落青年成為節奏鼓手,並將在二月十四日,於阿美文物館,呈現為期一個月的密集學習成果,屆時歡迎蒞臨欣賞。
吉安鄉長黃馨表示,讓原住民傳統樂曲創新,強化傳統歌謠,運用多元化的表演性開創樂舞文創產業的新風貌,希望藉由公所安排的課程,能喚起原住民部落青年學子對傳統歌謠的重視及保存的價值觀,在提倡正當娛樂之餘,讓學員在學習的過程多一些思考,讓原有傳統樂曲也能給予生命力創造不同組合的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