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與花蓮縣鄉村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壽豐鄉豐田村五味屋以及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生態與教育研究室共同辦理,為期兩天的「藝游五味.身聲與共」教師工作坊,這兩天在國立東華大華教育學院熱情登場。二十八位參與學員,多來自花蓮當地的國中、小老師,但也吸引遠自屏東、臺南與臺北而來的教師前往參加。
為期兩天的課程分別由北藝大師資培育中心吳玉鈴老師、舞蹈研究所張中煖老師與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容淑華老師,以及東華大學人文生態與教育研究室顧瑜君老師授課。主辦老師吳玉鈴說,身體與聲音,是我們通往孩子心靈、引領他們看見多彩人生的橋樑;故事與角色扮演,則是孩子們學習與世界對話,在遊戲中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開始。
「藝游五味.身聲與共」教師工作坊,期待與老師們共同體驗如何重新看見課堂裡師生互動的身體與聲音景觀,融合身體與戲劇表達方法與運用,探索日常教學與生活經驗的創意轉換,深化教學與學習的美感經驗。
理論、實作兼備的體驗課程中,有歡笑聲不斷,更也透過工作坊,融入到在這群熱血教師們的教學經驗中,開啟鄉村教育、美感/藝術教育的對話,期深埋進教師們身體中的美感藝術創作經驗,能融入在他/她們未來的教學裡,帶給鄉村學生更多元的學習經驗與體會。
這次教師工作坊是以「關渡北藝|花蓮五味屋鄉村游藝基地計畫」教師社群發展系列活動之一。以發展具支持性與永續性鄉村藝術與美感教育推動策略與模式,在教育部「一○五學年度師資培育大學精進師資素質計畫」經費支持下,由北藝大師培中心與「五味屋」社區組織合作,以美感教育及社群藝術教育理念實踐為本,期望藉由藝術專業教育師資、青年展演人才與在地學術研究、學校教育及社區工作者的連結,共構具在地人文社會與環境生態特色、具永續發展動能的藝術與美感教育實踐社群,期待為鄉村兒少學習與各領域教師教學開展更多元的方法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