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國立花蓮高工五幢舊校舍,花蓮縣政府昨天公告登錄為本縣歷史建築,校方樂見其成,但也盼望縣政府能編列經費協助維護;這些歷史建築與該校圓環八株百年老松相映,意義更高。
這五幢公告登錄為本縣歷史建築群的校舍,分別為員生消費合作社、電子連棟群中的電機科及技術教學二、電化教室美術教室、第二宿舍。
花蓮縣政府指出,該歷史建築群位於花蓮市民勤段四六二、四六三地號,面積一一一三三七○平方公尺。
員生消費合作社、電子連棟群中的電機科、技術教學二,及該二幢建築間的美援紀念碑,皆為台灣光復初年美援時期所興建的校舍,表現出當年的營建及空間特色,具有歷史及建築史的價值。
總務主任汪冠宏指出,員生消費合作社分為前段近校門的冷飲部,及後段的熱食部,其中熱食部才是歷史建築。興建於民國五十年,原名「勤工堂」,民國七十八年新建活動中心落成啟用前,都是該校的活動中心。
他說,六十週年校慶,在日本籍校友西方喜久男捐獻下新校門完工,使用至今,不過在此之前,師生從舊校門進入即可正面見到勤工堂,是許多老校友的重要回憶。
美援紀念碑 標記美援歷史
電子連棟群中的電機科、技術教學二,自民國十三年興建完工以來,都是學生實習的廠房,為光復後推動職業教育初期建設,是同批連棟建築群中保存最為完整、內部結構穩固的。其中的美援紀念碑,則標記著美援時期的歷史。
扇形樓梯 台灣當代建築少見
而電化教室美術教室、第二學生宿舍則為該校建築科教師自行設計,也具有歷史保存的價值。汪冠宏指出,前者興建於民國五十五年,原為圖書館,二樓外牆上還留有當年「開卷有益」的字板,扇形樓梯是其鮮明的風格,在台灣當代建築已非常少見。
第二學生宿舍的前身為男性單身教師宿舍,興建於民國六十六年,是該校建築科教師林文樑所設計的,窗緣周圍的裝飾為其特色。
花蓮高工表示,校舍登錄成歷史建築是好事,讓師生重視校園文化資產,明白珍惜與維護歷史建築的重要性。不過也表示若由學校自行維護有困難,盼望縣政府能有經費挹注,主動協助維護這五幢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