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劉怡伶/綜合報導
全台有缺水情況,自來水公司九區管處理處長沈文宗表示,花蓮不缺水,且使用優質的地面水,未使用硬度較高的地下水,水質清甜,但大家還是要節約用水。
全台缺水清況有多嚴重?經濟部前天已召開水情會議,決議如果近日沒有明顯降雨,未來二周新竹、苗栗、台中、嘉義、台南與高雄水情燈號將上調為「吃緊」綠燈,加上桃園、新北板新月初就進入綠燈,總計全台有八縣市水情吃緊。
花蓮農田水利會說,插秧用水除太巴塱地區水資源吃緊外,其餘地區不用擔心缺水問題;光復鄉太巴塱地區蓄水池水快用完外,其他各鄉鎮農田,所需水量都足夠供應。
花蓮農田水利會長溫芳榮表示,由於太巴塱地區,東海岸山脈,山不高,約六百公尺左右,雨量少,沒有下很大雨,七個埤塘水量不足就會不足,目前埤塘蓄水已快用完,會抽水送到埤塘,準備乾旱使用。
花蓮仍有雨 農友無須擔心
溫芳榮表示,水利會供應灌溉插秧面積有七千公頃,十三鄉鎮一期稻作正陸續開始插秧,目前南區已完成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插秧面積,中區完成百分之五十,北區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他說,花蓮天候仍不定期仍有下雨,目前仍供應插秧,農友不用擔心缺水問題。
對於自來水方面,九區管理處現有供水系十八處,遍及花蓮縣十三鄉鎮市,地區遼闊、狹長,南北相距約一七六公里,系統小且分散,幸花蓮縣水源充足,迄目前尚使用地面水。
陸續開發十七口深井
九區管處理表示,花蓮縣一天供水量約十一點八萬噸,花蓮中區(鳳林、光復、萬榮、豐濱等鄉鎮)及花蓮南區(瑞穗、玉里、富里、卓溪等鄉鎮),因人口較少,供水壓力輕;供水量八○%集中在花蓮北區(花蓮、吉安、壽豐、新城、秀林等市鄉),因此在規劃供水之初,即考量花蓮無「水庫」可調濟豐枯不利環境條件下,未雨綢繆在花蓮北區陸續開發十七口深井,以備砂婆礑及壽豐兩個主要地面水源受乾旱影響出水量減少時,適時啟動支援。
全國旱象之際,仍保有約十二萬噸之供水能力,其中讓花蓮地區穩定供水之關鍵,所幸有賴這十七口深井發揮其供水調節功能,以滿足大量用水需求;加上水公司逐年持續辦理汰換舊漏管線、增加設備改善並藉由電腦即時操作,充分利用地面水、機動調配地下水井,穩住花蓮水情。
九區處說,台灣地理環境特殊,高聳中央山脈貫穿南北,造成河川坡短流急,地表水很難留住,全年降雨分布又非常不平均,水資源有效利用不易,尚無水庫可大量蓄水的花蓮縣,更需視水資源為珍寶。
未來遊客倍增 研議用水需求調配
如嚴重乾旱時刻,地下水井雖可適時扮演重要角色,但各水井的水質差異相當明顯,花蓮地區適合鑿井且水質優良的區域相當有限,居於好山好水的實踐,尤以蘇花改完工,假日遊客必然倍增,預估用水需求將增加二○%,所以地下水源的適度開發更顯重要,刻正研議持續開發及整合深井水量調配。
目前花蓮尚無缺水的原因,九區處說,是去年下半年花蓮台東的雨量充沛;依據中央氣象局農業雨量統計資料,桃竹苗地區與花東的雨量比較分析,去年七月八點五毫米(桃竹苗,以下同)比三六七毫米(花東,以下同)、八月是十五比二一四、九月一○九比一○六○、十月一○一比一一三二、十一月一一一比一七三、十二月六比廿六。上揭數據可發現,雨量最大著距時花東是桃竹苗的十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