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報自民國六十二年起在元宵節推出「更生日報元宵節讀者通訊猜謎」,今年依例辦理,謎題近日即將在本報刊登,歡迎參加,也期盼各界共襄盛舉,提供獎品代金每則五百元,則數不限;燈謎之所以富有情趣,是出謎者搜索枯腸,猜謎者絞盡腦汁,各得其樂,大家共樂,越是曲折難猜的燈謎,越耐人尋味,經過了很久的尋思、揣測、分析、扣合之後,一旦豁然獲解,其樂最難形容,出謎者樂,猜中者樂,旁觀、旁聽者也樂;倘若遇到猜謎者所破解的謎底,與出謎者原來的謎底異曲同工,或者更雅更切的時候,彼此之樂,深刻悠長,燈謎的文化淵源流長,無論執「謎」不悟,或執「謎」大悟,均有不同意境,本報推出本系列報導與讀者分享。(編者)
記者田德財/報導
更生日報今年元宵通訊猜謎即將在本報公開謎題,這是六十多年來地方傳統文化及本報盛事,年年引起熱潮,預估今年會更熱,猜謎益智動腦等諸多樂趣,但先了解燈謎的謎題法則,便容易相互對應猜中。
正扣法 根據謎面所表達的含義
以正扣法來說,是從正面會意法或正猜,此法是根據謎面所表達的正面含義,不抄曲徑,直接去領會、推理,從而聯想出謎底。例如以「筍」,猜一台灣地名,謎底是「 新竹」,「開張大吉」猜一台灣地名,答案是「 新店」,這道謎語就是進行正面分析,直接會意。
猜謎倘正扣法行不通,便要變通扣法,不可在單一種扣法中鑽牛角尖,否則永遠找不到謎底。反扣法也稱反面會意法,此法與正扣法恰恰相反,是根據謎面的暗示,從反面去推理,尋求謎底。例如,「阿西狀元」猜成語一句,謎底是「 大智若愚」,「青橄欖,兩頭尖,中間有個活神仙」,猜一器官 ,答案是「眼睛」,武則天故鄉,猜一台灣地名,謎底是「后里」,「暗語」猜俗語,答案「不明白」,謎底和謎面雖說法相反,但原義卻是同一樣的。
另一種是利用一字多音,多義的特點,改變本意,另作解釋。使謎語妙趣橫生,這種手法一向被推為正宗燈謎。例如以「成人電影」猜成語,迷底「大有可觀」,大有可觀原本解作內容豐富或很有希望,但這裡則別解作「大人才有機會觀看」,這是屬於謎底別解。「不老實」猜植物,謎面的「實」字不作「誠實」解,而別解為「果實」再以「長生」扣「不老」構成謎底「長生果」。
增字法 增加某些字或字的偏旁
增字法是給謎底或謎面增加某些字或字的偏旁、部首,組成另一個字或詞。例如「更」猜成語,謎底「與人方便」意思就是「更」字增加「人」旁方成為「便」字,以「青」字猜常用語二,謎底是「不放心」「難為情」,意思就是「青」字要放一個「心」字才成為「情」字,這則謎語的妙處是用反語來解答。
損字法 字去掉某些筆畫而得出謎底
損字法是把謎面的字去掉某些筆畫而得出謎底。例如古謎「春雨連綿妻獨宿」,猜字一,「春」天下雨就看不見「日」,妻獨宿即「夫」不在「春」字去掉,「日、夫」二字,謎底是「一」字。另一古老謎面「虫入鳳中出鳥,七人頭上一把草,大雨落在橫山上,朋友半邊不見了」猜成語,謎底是「風花雪月」。
增損法是同一謎語中,它結合了前面所述的「增字」和「損字」。例如「身殘心不殘」猜一,以「身殘」扣「自」字以心不殘扣「心」字先損後增,扣合謎底「 息」字。以「菜田鋤草澆水」猜字一,意思是先將「菜」字去掉草頭,合「田」成「番」字,再澆「水」便成「潘」字,增損並用,趣味無窮。
組合法 有關的字或筆畫直接組合
組合法是將謎面的字或有關筆畫直接組合起來,例如「九橫六直猜一字,跑去問孔子,孔子猜三日」,謎面有多種是提示,孔子猜三日,不是猜了三天,而是三個日,即「晶」也。分離法與組合法相反,把謎面的字劃,折開分成若干部分,即成謎底。例如以「莘」字猜成語,是把「 莘」字折開來扣合謎底為「三十而立」。多年前,花蓮市博愛街有一家陪酒PUB店,老闆喜愛燈謎,店名取為「虫二」,許多人不解,眾人紛猜,結果是「風月無邊」,留下一絕,迄今仍為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