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吉安慶修院掛上許多彩繪燈籠,花蓮在地藝術家們各展功力,主題不乏春節喜氣、鳥獸花木。其中,繪本插畫家鍾易真今年彩繪的燈籠很有看頭,細看就像在閱讀一冊繪本,極富想像樂趣。
曾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的插畫家鍾易真,專職繪本創作與教學,作品多達五十餘冊。嘗試轉向藝術創作的她,認真投入鳥類繪畫已有一年,今第三度受邀彩繪燈籠,她也將鳥類繪畫延伸到燈籠。
突破常見的「重、輕、緩」範式,鍾易真採用對稱構圖,八隻成雙成對的青鳥彼此對望,其中一隻嘴上還叼著一顆鮮紅欲滴的櫻桃。見這畫面,不禁讓人想問:「牠們對望是否別有他意?」
不止如此,鍾易真還以貫穿鳥身的花草,從燈籠底部延伸至視力不及的上端,打破對稱的畫面僵局。不過仔細瞧,底部草葉上似有一顆鳳梨,但卻又向上生長,開出一朵朵鮮黃色、狀似蒲公英的花,極有意思。
鍾易真說,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原來在畫其中一隻鳥時,她不慎讓彩墨從鳥身向上渲染開來,卻又無法消除,因此她突發奇想,改變原有構圖,讓每一朵草葉向上開出一朵朵花。
創作繪本出身的鍾易真,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及暗喻手法,燈籠在她的巧手彩繪下,活像是繪本,故事性意味深長,有別於傳統的燈籠,耐人尋味,越看越有意思。
鍾易真坦言,燈籠有鐵絲撐開,表面凹凸不平且有上一層蠟,筆水太多容易亂流,甚至前二次還因水分太多而弄破燈籠。她說,燈籠畢竟還是中國傳統藝術,這次放下平日常用的插畫顏料及水彩筆,拾起能勾勒清楚線條感的毛筆與國畫顏料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