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國發會前天通過花東鐵路雙軌化可行性研究計畫總工程經費四百一十億元;二○○八年開始執行的「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化暨全線電氣化計畫」二百五十四點二億,合計六百六十四億元,地方人士批評說,政府為什麼不把同樣的工程一次到位?能有完整的計劃和正確的決策。
地方人士說:「前者工程要到二○二六年完成,後者到二○一八年完成,同一工程前後要花掉十八年之久,曠日廢時工程何時了?」地方人士說: 「更糟的是,蘇花高已動工,也宣布停建,政府完全失去誠信原則,有如把人民玩弄於鼓掌間。
交通建設 應有長遠眼光
地方人士認為,交通建設要有專業及長遠的眼光,而非走一步、建一步,公路或鐵路,建得片片斷斷,走一步,算一步,鄉村都市建設不均,城鄉差距太大。
鐵公路交通建設關乎國家競爭力與社會民生福祉,建立各生活圈的運輸路網,協助發揮生活圈的各項機能,道路系統為最基本之運輸系統,舉凡生活、休閒、醫療、救災、教育等,皆需要有良好的鐵公路來支持。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對於生活圈實質功能的發揮、民眾生活品質的提升及區域經濟的提振著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台灣的交通建設長年以來,卻是走一步算一步。
大陸交通建設 陸海空並進
反觀大陸的交通建設,去年大陸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啟動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將重點推進三○三個項目,投資約人民幣四點七兆元(約新台幣廿三點五兆元)。
由大陸的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的「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畫」指出,二○一六至二○一八年,擬重點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三○三項,以完善快速交通網、基礎交通網、城際城市交通網為重點。
在鐵路方面,將結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修編和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路,提升中西部鐵路通達通暢水準,加快推進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
公路方面,以「三大戰略」區域通道內高速公路為重點,實施國家高速公路網剩餘路段建設和繁忙路段改擴建,推進普通國道提質升級和未貫通路段建設。
在水路方面,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加強長江等內河航道整治;提升沿海港口的現代化水準,完善航運中心功能,支撐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至於機場方面,將結合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修編,推進幹線機場改擴建工程,提升樞紐機場保障能力;加快支線機場建設,完善機場布局。
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將加強規劃建設管理,有序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逐步優化大城市軌道交通結構。
回頭看台灣的交通建設,光是蘇花公路,其中蘇花高計畫最初於一九九○年二月由行政院核定之「改善交通全盤計畫」中將此列為「環島高速公路網發展計畫」之一。一九九八年四月工程規劃,二○○○年完成;環境影響說明書於二月經行政院環保署審查通過。
當年蘇花高動工 又喊停
到二○○二年五月行政院將此列入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同意本建設計畫分期分段辦理;二○○三年納入新十大建設之第三波高速公路的子計畫之一來推動,以加速建設臺灣東部與北部區域間全天候快捷的運輸道路。編列六百六十二億元,但最後動工了仍喊停。
到二○○九年再以四百九十二億元興建蘇花改,蘇花改僅針對蘇澳到東澳段、南澳到和平段及和中到大清水段,開闢新路線做遂道及橋樑之改善,對於未改善之路段「國道五號至蘇澳蘇花改入口」、「東澳到南澳」、「和平到和中」及「大清水到花蓮縣新城」將造成行車瓶頸路段,立委徐榛蔚、蕭美琴都先後在立法院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