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南與北出版社昨晚七點半到九點半,在花蓮港教會舉辦「靈性關顧與健康職場」巡迴講座,每場均免費入場,昨日講題是「轉化負面情緒,成為生命助力」,古倫神父以他四十年來心靈輔導的經驗,配合基督宗教靈修的基礎,在演講中,具體告訴我們如何察覺自己的情緒、如何處理情緒,如何轉變情緒。
他說,這正是許多倚賴電子生活的現代人最缺乏的情緒能力,特別是沈浸在電腦與網路世界的年輕人,更欠缺面對情緒與人際關係的能力,導致許多負面情緒疾病的產生,或者因為壓抑、逃避情緒而產生暴力與憂鬱傾向。其中主要包括:嫉妒、爆怒、惱火、恐懼、憂鬱、吃醋、比較與自卑感、仇恨與報復等。
古倫神父擔任德國明斯特史瓦扎赫聖本篤修道院的經濟管理人卅六年,負責管理修道院所屬二十多家公司行號與三百多名員工,他也是德國當代最知名的靈性導師。
各知名企業都曾聆聽演講
他舉辦的靈修生活與價值領導課程,往往一年前就客滿,從邦總理、內閣官員,到德國各知名企業,例如Bosch、BMW、PUMA、賓士汽車、德國儲蓄銀行與德意志銀行等國際企業的高階主管與董事會成員,都曾參加過他的課程與演講。
四十年來他長期從事各方面的心靈輔導與陪伴,以聖本篤傳統的「祈禱與工作」精神為基礎,結合靈修醫治與深層心理學,透過「靈修與生命建造」的實務方法,在「悲傷與病痛關懷」、「長者心靈關顧」、「工作與領導」、「夢境與認識人我關係」訓練等方面,皆獲得德國教會、社會甚至商業界的尊敬與肯定,在二○○七年獲得德國聯邦政府頒發的「十字功績勳章」,肯定他對社會心靈與價值領導所做的貢獻。
靈修引導人們接近內心泉源
今天廿二日上午九點半到十二點半,古倫神父在花蓮港教會演講,講題是「靈修、禮儀與節期的身心靈醫治」,靈修引導我們接近內心泉源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透過祈禱、代禱、默想、讀經等「儀式」與「節期」。心理學家榮格將「教會節期」視為一種醫治的系統。在節期中,我們也會觸動靈魂的原型圖像。
所有的節期都有醫治的力量,我們可以從幾個基督宗教重要的節期來分析其醫治力量:待降節、聖誕節、大齋期、受難週、復活節、聖靈降臨節。此外,洗禮、聖餐與敷油也是基督教會重要的聖禮,也都具有心靈醫治的力量。
長期從事「傷痛關懷」輔導
今天下午二點到五點,第一講題是「打造地方教會充滿愛與力量的關懷團隊:病痛與悲傷陪伴」 ,最令關懷同工感到力不從心的就是兩大人生傷痛領域:病痛與親友的過世(包括重大災害所造成的悲傷)。我們特別邀請長期從事「傷痛關懷」輔導的德國靈修大師古倫神父舉辦這次講座,希望從實務面提供教會牧長、探訪幹部觀念上的啟發、行動上的建議,讓關懷者與受訪者同時在靈命上受益。
在第二講題「讓靈性關顧者(及社工人員)成為社會的祝福」題中,以心靈關顧者也是軟弱的人,組織也有其弱點,如何讓心靈關顧者能獲得身心靈的照顧與激勵,在成為他人的協助者之前,自己就能夠成為接受祝福的人。
今天晚上七點到九點半,講題是「打造健康的職場生涯」,這場職場生涯關懷講座將包含下列六個主題,並有具體的實做練習與開放問答:健康職場生涯的個人心靈與心理條件、打造健康職場生涯的個人性格發展、職場中的各種人際關係、轉化負面情緒、建立具有生命力的團隊、找到人生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