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溪/記者黃聰明報導
卓溪布農族協作員等十二人花費了十天走八通關越嶺古道共一八○公里,昨天返鄉到公所報到,邱姓隊員表示,走一趟八通關,才能了解布農族的文化與歷史。
花蓮縣卓溪鄉公所與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舉辦八通關越嶺古道探勘計畫,參加人員包括玉山國家公園人員、卓溪布農族協作員等十二人,從卓溪南安出發登至南投東埔,未來計畫設立紀念碑,紀念抗日過世的布農族人,也將探勘可行路線,發展古道登山路線。
八通關古道是國內愛好登山者的路線之一,但較少有人走完全程,去年颱風侵襲後,大分路段崩塌嚴重,目前僅能走完前段的瓦拉米步道。為讓更多人了解八通關越嶺古道,並開發登山路線,卓溪鄉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等促成此項探勘計畫,邀集歷史專家、布農族協作員等,以十天走完一八○公里路程。
一行十二人於十四日從南安出發,二月廿三日從南投東埔下山,昨天返回到公所,鄉長呂必賢率領地方人士歡迎,呂必賢表示,族人重返玉山入口,緬懷先民篳路藍縷的開拓、遷移歷程及殖民爭戰血淚滄桑的回憶,盼能帶領世人返璞山徑,探索歷史的軌跡,學習尊重文化。
經歷高山症痛苦
還遇到崩塌地
一行人十天內歷經過高山症的痛苦,路程中遇到自然崩塌地,揹著十公斤大背包攀過九十度垂直岩壁,靠著繩索攀渡岩壁,過程驚險萬分,但沿途遇見水鹿群、觀賞大水窟的結冰、高山雲海等美景,這些難忘經驗,雖然路途艱辛,但意義非凡。
隊中最年輕廿六歲隊員邱楷育表示,走一趟八通關,才能了解布農族的文化與歷史。隊員高新興表示,剛開始走時想哭,但能夠走在歷史的軌跡上,真的很有意義。
東亞電視台記者高雙雙是一位嬌小的女孩子,由於她有運動的習慣,憑著堅定的意志與充沛的體力,平安的完成艱辛的路程,她表示,沿路上不斷拍攝記錄,又有解說員解說文化的故事與歷史脈絡,一路上都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