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臺東縣政府昨日上午於縣府舉辦「環保減塑城市記者會」,廣邀臺東縣各公家機關、量販店、超級市場及連鎖飲料店及連鎖便利商店等商家共同參與,說明台東縣市新增七大類營業業者外,不再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等政策實施內容,展現解決臺東垃圾問題的決心。
新增七大類管制對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一O五年十月二十八日預公告「修正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修正草案」。原七大類管制對象,包含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另新增七大類管制對象,包含藥局及藥粧店、醫療器材行、家電攝影、資訊及通訊設備零售業、書籍及文具零售業、洗衣店業、飲料店業及西點麵包店業。
取消塑膠袋厚度管制
此外,取消共計十四大類管制對象之購物用塑膠袋厚度管制,以進一步減少塑膠使用量;維持付費取得機制,且要求於購物用塑膠袋或提供場所標示,鼓勵重複使用及妥善回收之宣導文字;並為使限制使用對象得以因應所涉相關管理規範要求,給予一定緩衝期間,預定一O七年一月一日實施。
使用透明垃圾袋
台東縣一年產出的垃圾量(含資源回收物)大約八萬八千公噸,採樣分析結果中,含塑膠類物質大約百分之十二,重量相當於一萬公噸,因此,為減少塑膠垃圾產生量,台東縣將於今年三月一日起推動減塑城市,推動相關政策外,並宣導全部使用透明垃圾袋,以利辨識內容物是否含回收物,若民眾使用不透明垃圾袋,垃圾車有權拒絕收取,於七月一日起正式開罰一千二至六千元。
活動亦邀請商家等單位,期透過執行前的政策說明,減少企業商家或民眾對政策的不瞭解及反彈,讓縣內有更多企業商家或民眾看見台東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的可行性及未來的趨勢所在,進而願意持續投注心力於環境保護,落實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改變日常生活習慣
環保局表示,民眾可以從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像是自備購物袋、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不使用餐具及盥洗用具等一次性產品、塑膠袋重複使用、使用透明垃圾袋等,為環保盡一份心力,是大家的責任,並減少廢棄物產生、促進物質回收再利用,減輕環境負荷,以建立資源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