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綜合報導
文化部廿五日宣布中正紀念堂禁賣蔣公公仔!各界批評說,民進黨政府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表面轉型正義,實質是「仇恨」,只要是「仇恨」的對象,一律冠以轉型正義之名,可劍指任可事務,以達清算鬥爭目的,連單純的文創商品都波及,公仔與威權何關?
聯合報昨天評論指出,不是二二八的日子,民進黨的「淘寶網」也開張。有時候拉倒一個銅像,有時候扯下一面旗子,有時候調整一下課綱或內容,有時候幫某個地標換個名字,不必擇吉,完全看興致行事。
卯起來的時候,它也會東掏西掘,這裡扣押一下誰的黨產,那裡清算一下「附隨組織」的老帳,都能使它興奮莫名。對於歷史陳跡中的黃金和寶物,它視而不見;唯有糞便或惡臭,能激起它的快感。
民進黨卻像一個假骨董商人,專售偽劣貨品,目的是為了掩飾自己施政成績欠佳的事實。民進黨口口聲聲「轉型正義」,但有這個取之不竭的「淘寶網」,它也不捨得轉型。看民進黨對「兩蔣」的沉溺程度,有人說,它自己才是國民黨最大的「附隨組織」。此話看來不假。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宣布中正紀念堂蔣公公仔等商品須下架,二○○八年最早在中正紀念堂販售設計蔣公公仔的取決設計創辦人吳松洲指出,當年陳水扁政府下的文建會鼓勵以兩蔣文化研發產品,如今卻喊禁,「同樣是民進黨政府,為何自己人打自己人臉?」
吳松洲質疑,文化部要求中正紀念堂蔣公公仔下架,恐引發設計師、相關廠商效應,不敢再設計推廣此類商品。他強調,台灣是市場自由的民主國家,不該禁止文創設計精神,不好的商品本來就會被市場淘汰,不須文化部來動刀,何況現在蔣公公仔已非熱門品。質疑文化部在此時點大動作宣布,讓人有不適聯想。
吳松洲表示,二○○七年時,兩蔣文化園區等風潮興起,文建會發展政策也鼓勵設計者用兩蔣文化做創意開發。當時陳水扁正推中正紀念堂轉型,鼓吹「去蔣」、「去堂」,他靈機一動,寫了「蔣堂」企畫案,說明賣各種兩蔣文化商品,參與中正紀念堂商店招標,成功打敗眾多大店得標。
「蔣堂」因將兩蔣請下神壇,顛覆傳統嚴肅面貌,做出各種可愛逗趣商品,頗受陸客、台灣消費者歡迎,屢登媒體版面;然而另一方面,榮民等老蔣死忠支持者不能接受,認為這些kuso商品侮辱老蔣,常來踢館。吳松洲說,曾有榮民對他吐口水,指他不配用「蔣」字,要拆掉「蔣堂」招牌。
當年的公仔被視為挑戰權威
然而歲月流轉,當年在扁政府鼓勵下,被視為挑戰權威的蔣公公仔,到了新政府,竟被喊禁。吳松洲說,當時連陳水扁進駐的總統府等政府單位都有賣蔣公公仔,現在不過是換了個綠營政府,政策卻變化,一下說鼓勵,一下要禁,「叫我們這些設計師怎麼辦?」
吳松洲也指出,文化部及綠營政治人物說這些蔣公公仔「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推廣獨裁,但消費者會買公仔,根本就不會從此角度。他表示,買蔣公公仔者除了陸客,多是買去送大陸朋友的台灣人,他是把蔣公公仔當國際認識台灣文化的入門磚,如今文化部卻把敲門磚拿掉。
吳松洲表示,蔣公的確是威權代表,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道這些歷史,他就是以此為切入點,吸引年輕人開始了解歷史,「了解、接受、放下、互相包容後,可能性才會出來,這才是轉型正義;若一開始就偏激指定誰善誰惡,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根本不想再接觸了解。」
蔣公公仔設計師吳松洲指文化部戕害創作自由,文化部表示,民間業者創作任何Q版公仔都是創作自由,文化部完全尊重,中正紀念堂停售蔣公公仔後,民間或其他販售通路都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