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季林/報導
「土地公」在華人社會中,是常見的神祇,也是各地重要的文化信仰。花蓮市福安廟,位在廣東街一二七號,建廟已長達一百三十五年之久,廟宇二樓也供奉目前全台最大坐姿土地公神像,高達三十七尺。
福安廟管理委員會副主委江福順表示,百年來歷經多次維修、整建、擴建,原先是漢人移民到該地,為祈求豐收,用土夯成小廟,屬於「田頭田尾」型的土地公。日據時期,因風災損毀進行擴建與整修,逐漸成為地方信仰中心。民國四、五十年,又因大地震損毀,予以重建並增建兩側偏殿。
民國七十七年,木構瓦片屋頂因年久失修,多處漏水,管委會決議拆除重建,以RC結構建造,並將原有屋頂與雕樑,採古法並結合現代技術重新建造。江福順說,在二樓所供奉坐姿土地公,則是民國九十二年開始興建,斥資新台幣二百五十萬元製造。
位在廟宇二樓的土地公大神,是目前全台灣最高的坐姿土地公像,高三十七尺,重一點五公噸,外部採用玻璃纖維材質,內部使用鋼骨支撐。在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四日正式完工,並完成安座開光點睛儀式。他說,土地公大神,面對數次颱風以及地震襲擾都安然無恙。
福安廟有沒有供奉土地婆,許多信眾都有在詢問。江福順表示,管委會曾經用擲筊方式請示土地公,得到答案是,「土地婆已列在仙班,有很多事情要忙,就不要再麻煩土地婆下來」;因此福安廟內,看不到土地婆神像。
另廟宇則有供奉招財童子與進寶童子。江福順說,因土地公是財神爺之一,為要讓生意人方便求財,也透過擲筊,向土地公請示,由祂到仙界召兵將,請招財、進寶二位童子前來幫忙,並予以安座在廟內。
在民國九十年端午前夕,有民宅捕獲白蛇,捕獲當下原本兇狠白蛇,被消防人員放置在神像面前時,立即變溫馴,眾人嘖嘖稱奇,成為鎮殿之寶的「白娘娘」。江福順提到,「白娘娘」在廟宇養了十三年,過世前,有許多來自外地進香與友宮人員都說,是因為夢見「白娘娘」白蛇告知,才前來進香,也為福安廟多增添一樁神跡。
福安廟,至今能香火鼎盛及擁有全國最高的土地公神像等,都是仰賴信眾的護持。江福順說,未來將會持續擴建,讓福安廟成為東部地區宗教與觀光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