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秀林╱記者田俊浩報導
民國八五年完成九曲洞隧道,全長一二二○公尺,為中橫公路最長隧道,迄今二十餘年,在中橫台八線高致災風險值下及近年多雨影響,九曲洞隧道混凝土漸現白華,常讓遊客不時誤認現圖騰,加上投射燈光氣氛營造,好像逛藝廊!至於該處九曲洞隧道安全檢測及救災演練地點選定,成為公路總局四工處轄管重點隧道之一。
鑑於中橫致災率高,隧道成為中橫要道不可或缺之一環,至於隧道所含蓋服務範圍與影響層面甚為廣泛,在近年氣候暖化強降雨,九曲洞隧道襯砌表面混凝土漸現大批白華,在途經遊客眼中,隧道內牆上圖騰多樣,好像逛藝廊,此舉讓洛韶工務段心裡有譜,相當重視。
恐影響隧道功能
此外,隧道設施使用迄今,常因外力變化、襯砌材質老化、滲水或其他因素,導致混凝土內襯砌產生龜裂、滲水、白華甚至嚴重剝落,影響原隧道使用功能,尤其隧道異狀產生之後,洛韶工務段派員定期觀察其變化外,必須進一步分析檢討其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了解發生異狀之機制與可能之影響程度,以判定隧道安全等級。
積極監測 預警機制
鑑於工程界中老舊隧道崩塌案例,為顧及用路人安全,第四養護工程處及洛韶工務段積極監測作為預警機制,期望以多重安全及管理,確保老舊隧道結構安全,與用路人通行安全。
洛韶工務段說,以中橫公路一七六點三公里處,即台八線燕子口後段錐麓隧道為例,民國四十九年興建屬於岩體結構隧道,其後民國八十八由工務段改建(擴建),總長一百一十多公尺,幸於積極監測,並作為預警,在二○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晚錐麓隧道崩塌災害崩塌後,僅剩四十餘公尺,因此確保隧道安全,有其必要。
一般而言,隧道異狀發生初期所需之處理對策較為簡易,如異狀持續擴大至具有進展性時,即需大規模之處理對策始可善後,因此,隧道維護管理、評估、判斷、修復,如坍方錐麓隧道坍方災後治理,考慮各方面不確定因素,才能選擇最佳施工方式,解決隧道病因,恢復隧道安全通行功能及延長使用年限。
此外,公路總局轄管全台隧道共二百三十八座,三公里以上隧道一座(台七六線八卦山隧道),三公里以下、一公里以上隧道共十一座,如玉長公路隧道、台六四線觀音山隧道、台十五線鳳鼻隧道、台九線匯德隧道、台二丙線平雙隧道、台六二線中崙瑪陵隧道、台九線新澳隧道、台八線九曲洞隧道、台六二線龍潭堵隧道、台九線新澳隧道(舊右)、台二線萬里(野柳)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