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花崗國中校長李恩銘、教務主任邱國豐昨天拜訪本報社長謝立德,李恩銘分享其治校理念與教學主軸,他表示,花崗國中是歷史悠久的學校,學生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傑出,去年八月到職迄今,已獲得六百多筆縣級以上獎項,在教學上除了要求常規外,基礎能力也相當重要,同時不斷思考如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發揮其專長。
謝立德提到,回想早期花中學生騎腳踏車上學,行經更生日報閱報欄,都會停下腳步,關切地方事、國內外要聞,但現在的學生手機不離手,加上不用考試就能升學的體制,整體的學習能力似乎較為低落,對於週邊環境、社會時勢也不再那麼關注,閱讀力下降、視野格局也限縮,如何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方向、發揮自己的才能,學校教育很重要。另,花崗山運動場及體育館長期以來作為花崗國中的教學場域,希望花崗國中能認養維護,並開放社區民眾使用。
重視生活常規的要求
李恩銘指出,目前教育政策採免試入學,提供多元升學管道,花崗國中有六成左右的學生選擇升學,有部分學生適性就讀職業專科,不論走那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出社會後的發展,所以學生的基礎能力必須要穩固,所以學校十分重視生活常規的要求,以及學術涵養的累積,尤其花蓮孩子的資質不比別縣市差,只是需要機會及養分,因此校方也盡力不斷提供各種資源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
李恩銘表示,為開啟學生的國際視野,連續多年辦理英國國際交流活動,去年是花蓮學子赴英交流,今年為英國學生來花蓮參訪,將著重在呈現在地的文化特色,像去年就讓英國學子寫書法、做潤餅,體驗在地文化、美食、人文歷史,未來將是國際村,學生應有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能力,透過國際交流活動,展現自我特色,與國際接軌。
推動科學實作課程 讓學子腦力激盪
李恩銘說,在社會參與及關懷部分,學校會安排班級活動,走出校園,到文創園區、松園別館校外參訪,或從事淨灘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也會邀請職業達人到校分享。為達到適性揚才,也與花工、花農、花商、上騰及四維等職業學校聯結,依學生的興趣開設不同的班別及課程。為提升學習力,拉近課程與生活,學校也推動科學實作課程,啟發學子腦力激盪、主動思辨的能力。
李恩銘表示,任職過六所學校,每所學校的學生特質都不一樣,所以教育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區別,有的學生學習力較為低落,但並不代表他是壞孩子,學校應改變教學方式,幫助孩子成長,除了需要家長的支持外,只要對孩子好的,學校就會堅持做下去。
最後,李恩銘感謝縣政府提供花崗山的場地,作為學生們體育課程、球類校隊的教學區,校內期盼已久的籃球場也將於近期啟用,預計一期工程將有兩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二期工程經費仍在積極爭取中,活動中心也將進行補強工程,希望給花崗學子們最優質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