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東管處主辦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開跑,昨日下午於台東月光小棧舉辦徵件說明會,今年除徵求四位國內藝術家外,也將邀請兩位國際藝術家,預計於六月分別在花蓮奚卜蘭遊客中心、靜浦部落、台東都歷處本部、東河橋遊憩區、南竹湖部落、長濱金剛大道等六處景色與人文絕佳的地點進行創作展出。
東管處表示,大地藝術節的藝術作品是人在自然之中的延伸,須面對東海岸嚴苛的自然條件考驗,本藝術節的期程也正好落於颱風季,希望藝術家在從創作理念到材質運用與形式呈現上,思考「颱風不是敵人,而是共生的朋友」的概念,作出真正貼近東海岸大地生活脈動的藝術詮釋。
此外,創作作品媒材不限,單一自然素材或複合媒材皆可,以天然素材如木材、竹、藤、石頭、水、銅、鐵、各種植物、植物染布、編織物等材質為佳,可長期置放於戶外的材質為最佳考量。徵件報名至一O六年五月五日下午五時止。
策展人李韻儀指出,今年藝術節以「潮間共生」為主題,強調與在地連結、共生及永續發展的特性,於室內或戶外設置作品展現東海岸特有人文與自然的大地生活美學;居民在風災、地震等環境下,仍能坦然、樂天與互助精神,為可分享至世界的特質。
她說,台東總長約一百六十八公里,擁有族群豐富與天然美景,族群散居在一片狹長的山海交會之處,衍生多元流動特質,孕育出獨特的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就像潮間帶既是海洋也是陸地的異質交會之處,卻也是自然生態最最豐富多元的地帶,亦是東海岸阿美族人每日採集食物的冰箱,蘊生豐厚的海洋民族生活文化。
透過藝術家徵件評選,選定東海岸駐地創作基地,進行一個月之藝術家駐村創作,藉此讓不同風格的藝術進入東海岸生活中,促進與在地民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展現深度的東海岸如潮間帶般,多元文化與自然共生的生活美學。
另為加強在地連結及永續發展性,駐地創作地點其中有兩處規劃於部落閒置空間進行創作,搭配部落導覽體驗活動共同行銷,另將徵選六處東海岸在地藝術工作室聯合展出,期聚集東海岸藝術創作能量,打造太平洋藝術廊道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