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立委徐榛蔚昨日分別在國民黨團召開關於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建設記者會和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第二場水環境建設的公聽會中,對中央八年八千八百億元預算,只注重淹水、缺水的治理,但就全國農水路的改善卻分文未編,她痛批這種忽視民以食為天,輕視糧食生產安全是本末倒置、治標卻不治本的作法,水環境應重視農水路改善,並增加管理人員才是一次到位的治本作法。
徐榛蔚委員表示,農水路不但是農民的活路,更是全民的活路。據查全國灌區內的水圳長達7萬餘公里,以目前每年編列十數億元經費和維修進度來推算,全部改善完至少需時二百年;另登記造冊的灌區外農水路也有八千多公里,按目前編列年度經費改善的速度,也要五十年才能全部修建。
所以對於行政院耗資二五○七億的水環境建設中,卻沒有半毛農水路改善及增加水利管理人員的經費,她感到非常的遺憾與不解。
徐委員舉她熟悉的花蓮為例,對照全國農耕面積十年內大幅減少一千三百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現況,花蓮農耕面積不但未隨之萎縮,反而有機農業的栽植面積更是逆勢成長,占全國的五分之一,顯見花蓮四點六萬農民在全國農業發展的貢獻與重要性。
但衡諸中央每年在農水路改善的用心,單就花蓮農田水利會今年所提報的灌區外農水路七千九百萬改善計畫來說,在全國三億元中能獲得通過補助的,可謂是少之又少,杯水車薪。
徐榛蔚指出,此次水環境特別預算二五○七億,不但花蓮縣計畫一件都未納入,更沒有農水路的改善計畫,民進黨辯說年度預算裡有,但是看看前瞻基礎計畫的城鄉建設,其中又出現浪漫台三線,這不是年度預算裡就編列八點七億,為何還納入?
所以民進黨是自打嘴巴。這攸關全國五十六萬農民賴生計的農水路改善、增加水利管理人員及廣設蓄水池,有效管理水資源,將其優先列入前瞻基礎建設的水環境項目中,一次到位改善完畢,民眾才真正有感。
因為沒有糧食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若靠年度預算,百年也修不好,我們沒有二百年的時間可以等,唯有從顧好全國農民及國人生計的基礎先做起,才會有後續的前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