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4-19
詹水火巧妙運用光影效果 讓風景照美感層次大提升
快樂攝影 大地遊蹤個展 本報社長仔細聆聽每一幅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技術後 大為讚賞
分享至


圖:攝影名家詹水火(左)親自為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右前),與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彭榮美(右後右)、秘書鍾義德(右後左)導覽。(記者謝宗璋/攝)
 

記者謝宗璋/報導 
攝影名家詹水火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的攝影個展「快樂攝影,大地遊蹤」,昨天正式落幕,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在詹水火親自接待與導覽下,仔細聆聽每一幅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攝影技術,並對他善用光影效果增添作品美感表示大為讚賞。 
本次展出近六十幅作品,皆是詹水火十六年來走訪國內外許多地方,透過敏銳觀察的攝影鏡頭,所紀錄下來的風景相片。 
其中更有許多是巧妙運用光影效果,將風景攝影的美感層次大為提升。詹水火表示,到現場首要觀察:「光從哪裡來?」他說,運用光影效果呈現出來的色彩最漂亮。 
把握陽光初升光線 
拍攝時機稍縱即逝 
詹水火以「縱谷十一月風情│燦耀菅芒花」這幅作品為例,他說:「這個畫面真是可遇不可求,因為再等五分鐘,山頭就亮起來了。」時為十一月早上七點,在月眉村河床取景。此刻初升的冬陽照射到芒花,逆光的山頭還是一片黑暗,趁著芒花與山頭形成黑白強烈對比時趕緊拍攝,才能讓芒花呈現燦爛耀眼的質感。 
另一幅「雲霧蒸騰醉三仙」是在台東的三仙台取景。詹水火表示,夏至時分陽光從北端升起,把橋面照射地金碧輝煌地,這在其他季節看不到。此時畫面呈現側逆光,正好有人在岸邊燃燒漂流木,框景中煙霧裊繞地,好似仙人下凡,翔雲騰空、金光閃閃。 
每一幅作品只輸出6張 
增加收藏價值 
此外,二○○三年詹水火遠赴新疆,拍攝牧民在第一場雪前趕下山過冬的作品「轉場(大遷徙)」。當時正值秋末,草場無植被覆蓋,萬畜奔騰引起塵沙飛揚,因此運用廣角拍攝出盛壯感,且為呈現動態效果,快門設為三十分之一秒捕捉。 
 展場上有許多攝影作品都獲得愛好者購買收藏,然而考量攝影作品不同於其他藝術類型,可以不斷拷貝,詹水火堅持每一幅作品最多只輸出六張,為的是增加作品收藏的價值感。 
 昨天該展落幕,許多民眾都把握最後機會前往觀賞,甚至有從台北遠道而來者。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彭榮美、秘書鍾義德、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兼任講師吳柏熹也都到場,與謝立德一同聆聽詹水火分享攝影創作故事,為該展劃下完美句點。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