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日前台東成功漁港賞鯨船晉領號觀察到大翅鯨出沒在成功海域,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地委託中華鯨豚協會海上調查團隊前往調查,在出海五個多小時後,在晉領號第一代船長陳坤龍與第二代船長陳永川的搜尋下,順利發現大翅鯨母子對,並進行難得的觀察記錄。
鯨魚躍出水面
本次觀察中,大翅鯨媽媽帶著一隻體長約六米多的小寶寶停留在三仙台附近的海面上,媽媽體型碩大,觀察人員目測約十三公尺長,多半潛入水層中活動,在水面下憋氣長達十五至二十分鐘;大翅鯨寶寶則每隔三至五分鐘就需浮出水面呼吸,偶爾停在表面伸伸胸鰭翻滾,甚至和媽媽接連的跳躍動作,讓大家驚喜連連。
難得一見景象
船長陳坤龍說,上週一聽到漁民通報有鯨魚在附近活動,晉領號就出海搜尋結果無所獲;日前又有朋友來電表示在附近看到鯨魚出沒,立刻出海就有大驚喜,馬上透過臉書直播影片分享這份喜悅。他說,能近距離再次觀察大翅鯨活潑的水面動作真是太幸運了,在東海岸討海四十多年難得看到這樣的景象。
大翅鯨數量增
負責執行計畫的中華鯨豚協會理事余欣怡表示,今年大翅鯨出現在台灣東海岸的喜訊連連,這兩個月花蓮、石梯及成功海域都有大翅鯨洄游經過,比起以往一年不到一次的目擊紀錄,有提高的趨勢。可能是大家對海洋生態的關心而有更多的鯨豚通報,也有可能是太平洋的大翅鯨數量有增加,是鯨豚愛好者樂見的現象。
東管處在成功海域的鯨豚調查計畫今年已是第三年,每年都進行十二次的鯨豚資源調查,以瞭解此區域常見的種類及分布範圍,建立花紋海豚的個體戶口資料庫,加上收錄水下的鯨豚聲音等。藉由調查研究來建立觀光旅遊的基礎資料,也有助海岸的保育與管理,加強東管處推展海洋生態旅遊的能力及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