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各急救醫院的急救專科醫師,都是要參加衛福部甄審合格,但合格的急救專科醫師,也並不是神可以把任何傷患從鬼門關搶救回來,所有醫院醫師的團隊很重要,所以,一旦沒有團隊的醫院,對傷患都具潛在危險 。
依據各醫院公布的急診專科醫師專長,重點都在於「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傷患的性命救回來」,不是要把傷病在時間治癒;但傷患的想法是「救回命重要,把病治好也同樣重要」,所以,急診醫學部門還需要另一領域的團隊醫師來支援,才能正確診斷病因,對症下藥。
團隊可給予急診醫師 經驗上的協助
舉例說,頭部外傷大都皆有頭部的直接撞擊,間接受傷者極少。當意外發生時,有的從四樓摔下來,絲毫未傷。有的被人打一拳,卻命喪九泉。原因何在?
醫界指出,所有頭部外傷病人,都要視為多發性的受傷而加以診治。一些無經驗的急診科醫師常忽略這一點,而使病情惡化。更甚者對頭部外傷病人在最短的時間內要做好腦部與神經系統的評估,也許分秒之間可救(或害死)一位病人。
假設頭部外傷
有腦神經外科支援第一線將更準確
在醫院裡常發生在 CT 檢查室裡病人休克或呼吸停止。到開刀房才知道胸椎骨折而讓病人四肢癱瘓。這是急診醫師經驗不足的關係,所以腦神經外科醫師必須參與急診工作,甚至要走上第一線。可惜現在急診專科都獨立,腦神經外科醫師除了被通知會診時,是無法主動診治急診病人的。
對頭部外傷而言,CT 是最快速、最正確的檢查儀器,CT 可以很正確的顯示出出血的位置,血塊的大小,受傷的程度等等。但是對病情的進展快慢?是否手術?神經系統損傷如何?其他部位如何?癒後如何?都只有從詳細的神經學檢查中得到。從 CT 、病情變化與神經系統檢查作迅速而正確的判斷,然後決定治療程序。
急診專科醫師皆需有急診臨床訓練
依衛福部公布,醫師符合下列各款資格之一者,得參加急診專科醫師甄審:
一、在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接受急診醫學科臨床訓練四年以上者,並取得該醫院訓練期滿之證明文件。
二、在其他各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接受各該專科臨床訓練三年期滿後,轉急診醫學科訓練醫院接受急診醫學臨床訓練三年以上,並取得該醫院訓練期滿之證明文件者。
三、具有其他科專科醫師資格,並在醫院急診部門專任急診醫師二年以上者,專任年資之採計以申請前二年為限。
四、領有外國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證書,經衛福部認可者。
於九十六年度以後參加甄審者,不適用前項第三款規定。
於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公告修正前,接受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訓練者,其完成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訓練之年限,得適用原規定。
急診科專科醫師證書 有效期為六年
三、專科醫師甄審分筆試及口試二部分,筆試及口試均及格者為合格。筆試不及格者不得參加口試;口試不及格者,筆試及格成績得予保留三年。但領有外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證書經審查其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制度與我國相關者,得免筆試、口試。
急診科專科醫師證書,有效期限為六年,期滿每次展延期限為六年。申請專科醫師證書有效期限展延,應於專科醫師證書之有效期限六年內,參加符合衛福部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規定之學術活動或繼續教育課程積分總分達三○○點以上,其中甲類積分至少應達一五○分。甲類為參加台灣急診醫學會所主辦之繼續教育課程或學術活動。乙類為參加台灣急診醫學會所認可之其他急診相關之繼續教育課程或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