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長黃馨與公所主秘高文彬前往聯合排水主要集水區域,中正路二段花蓮高農實習農牧場附近,實際了解聯合排水護岸興建工程。鄉公所表示,聯合排水主要集水區域,從中正路二段花蓮高農實習農牧場旁至榮光社區榮光抽水站出海口,總長共二點七公里;感謝九河局在一○六年四月完成,主幹線整治最後一哩路「聯合排水護岸興建工程」。
九河局副工程司洪武雄說,聯合排水,是排水系統的主幹線,必須匯集所有支流的地表逕流,透過聯合排水導引至吉安溪順流出太平洋。
洪武雄接著提到,本次聯合排水護岸興建工程,從海岸路以東,南海一街四百公尺處向西施作,在今年四月完成聯合排水主幹線施作,同時也結合鄉公所在一○五年施作完成的聯合排水台十一線應急工程後,不僅提高排水順暢度,也讓南海一、二、三街的淹水問題大幅降低。
南海一街至八街
長期受淹水之苦
每逢間歇性大雨或是颱風侵襲,南海一街至八街總是淹水,整條道路成為通水路面,為解決地方長期的淹水問題,上任後積極爭取中央編列治水預算。黃馨說,聯合排水屬於縣管區域排水,依據花蓮縣政府「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花蓮縣管區排聯合排水系統規劃報告」中,聯合排水及三支排水全長七公里。
九河局施作
排水系統及護岸工程
其中二點七公里的聯合排水主幹線,在前縣長張福興任內施作五百公尺,另前縣長謝深山任內做了五百公尺。她說,從一○○年至一○六年,經九河局施作聯合排水系統改善工程第一、二期,及聯合排水護岸興建工程,以懸臂式渠道及重力式渠道方式建置,挹注七千多萬元的總工程經費,將全段聯合排水主幹線施作完畢。
現場施工單位指出,由於通水斷面不足,本次聯合排水護岸興建工程中,將原有三米寬較為狹窄的矮溝,改善為懸臂式渠道施作二三八公尺,另重力式渠導則施作四二○公尺,寬度為五米,河床採用鋪排塊石生態工法,使魚蝦易棲息,並能達到溝渠呼吸效果,工法上也隨著懸臂式渠道施作,一併將從原有四米半的道路,加寬至六米半,不只暢通交通,也使排水更加順暢。
南海四街上游
施作截流箱涵
另九河局長顏嚴光說,由於聯合排水的排水量過大,必須在南海四街上游施作截流箱涵治理工程,將排水以箱涵方式截流至一九三縣,再引至濱海排水,順流回聯合排水主幹線出吉安溪至太平洋。
排水截流箱涵治理工程上游,銜接海岸路南海四街第二期工程,銜接至一九三縣道濱海排水,由九河局施作,工程經費三一六二萬元,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鄉公所也說,除了南海四街東西向截流箱涵工程正在施作外,海岸路、南濱路等也同步進行相關治水工程,結合九河局的聯合排水系統截流箱涵治理工程。另花蓮縣政府下水道科,也在台十一線,進行海岸路箱涵排水第二期工程,施工路段位在海岸路上,從南海四街至南海八街,採下水道箱涵工程方式施作,工程金額約四千多萬元。
九河局長顏嚴光強調,聯合排水淹水問題長久以來成為吉安鄉之痛,在中央規劃之下,九河局已投資一點三億元,包括榮光抽水站、聯合排水系統改善工程第一、二、聯合排水護岸興建工程及聯合排水系統截流箱涵治理等工程,只有中央、地方及民眾互相結合,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水患降低,快速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