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宜昌國小資優資源班日前舉辦「愛苔探蘚手作講座」,讓資優學生在專題研究課程中,實際演練多元管道蒐集資料與訪談紀錄與提問。
五年級學生古尚典代表寫信邀請愛苔達人楊婷婷到校為四、五年級資優學生分享苔蘚知識與景觀應用。
楊婷婷畢業於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研究所,有十八年從事庭園設計的經驗,同時也是宜昌國小資優學生家長,並在近年開設愛苔蘚手作工作室,用以分享、推廣苔蘚相關知識,並提供苔蘚微景觀DIY課程。
首先,楊婷婷透過圖文並茂的簡報,以言簡意賅的話語,讓小朋友們更清楚認識苔蘚可分為苔類、蘚類、角蘚類。
「青苔」其實是藻類
五年級學生古尚典提到:「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苔蘚這方面的知識,原本一直以為苔蘚就是青苔,但經過這次活動,才知道苔蘚和青苔是不一樣的。」原來常見滑滑、綠綠的「青苔」其實是藻類。
除了苔蘚的種類外,楊婷婷以簡要植物演化來說明苔蘚生活環境與種植的技巧。最後,透過有獎徵答將課程帶入第一波高潮,同學們反應相當熱烈,更深化了苔蘚知識的認識與了解。
苔蘚上的小球是苔類最明顯的特徵│孢子
緊接著登場的活動就是備受期待的DIY苔蘚手作課,楊婷婷一步驟一步驟地帶領小朋友種植苔蘚,過程中要將苔蘚移植至造型容器時,許多小朋友驚嘆「原來苔蘚一絲一絲的,上面有還有小球」。
楊婷婷說,苔蘚上的小球便是苔類最明顯的特徵─孢子。DIY的過程中,楊女士提到將容器外再加一層塑膠殼,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散失,因為苔蘚需要在潮濕且有散射的陽光下才能健康生長,考量小朋友照顧的便利性才特別增加。
資優班教師陳怡君與林嘉琦表示,這場活動讓小朋友們實際練習紀錄重點,針對問題提問、追問,更真正體會楊婷婷要傳達的「在生命中最不起眼的,卻往往最值得我們駐足停留,細細品嘗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