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行政院公布的前瞻計畫「城鄉建設」十分抽象,僅列出十大工程,有的指明「台三線 」(串聯客家庄的一條公路) ,花蓮縣卻一個都沒有;計畫強調六大主軸之一為「縣市提案競爭,嚴審精選出能夠突顯計畫效益的案例」,尤其計畫設計各縣市需提案競爭預算,並負擔一定比例配合款(約百分之五十),花蓮窮縣吃虧大。
公布十大工程如下:
一、改善停車問題(交通部):優先補助公共運輸場站停車轉乘、觀光遊憩旅次吸引量大地區等停車位不足,具示範效果之路外公共收費停車場,並納入智慧化停車設施及綠能友善設計原則。地方政府應先辦理該縣市停車場整體供需分析與規劃,並就優先程度較高案件進行可行性評估,採競爭型申請模式。四年概估經費二百億元。
二、提升道路品質(交通部、內政部): 針對各市鎮的重要街道進行架構性改造,配置共同管(線)溝及共桿,收納凌亂的天空及地下纜線,並整合照明、人行道、自行車道、植栽、街道、標線標誌,以及因應強降雨而調整排水溝容量與形態等項目,以完善建構提升道路品質。由交通部及內政部分別就公路系統及市區道路研擬新興計畫,各縣市詳實評估所在區位、需求、規模提報並推動。四年概估經費三三二億元。
城鎮之心工程
三、城鎮之心工程(內政部):主要針對舊市區的改善,透過合理的規劃,及公共工程的投入,協助全國各老舊核心城鎮再生,執行時應由地方政府選定核心市鎮後集中資源辦理,避免分散。四年概估經費八十五億元。
四、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經濟部):為期計畫切實可行,後續執行細節應將環評與用地取得納入競爭型條件,並與地方政府密切協商,優先補助中南部地區所提計畫,以平衡區域發展。規劃建置城鄉特色產業園區及場域,以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的概念,結合在地資源從事生產及提供服務,藉以驅動城鄉特色產業發展,並協助產業升級轉型,進而帶動地方經濟成長。四年概估經費:二百億元
文化生活圈建設
五、文化生活圈建設(文化部):內容包括擘劃臺灣藝術史與音樂史體系並重建館舍;整合博物館、地方文化館並與地方協力推動;促進地方藝術場館設施升級,擴大藝文展演量能。四年概估經費一五八億元。
六、校園社區化改造(教育部):位於社區核心的中小學校園,除建物老舊、耐震不足而需改建,應配合納入社區需求加以改造,成為多元機能的社區校園。 四年概估經費四十五億元。
七、公共服務據點整備(內政部、衛福部):各縣市優先使用既有建築,允許整建、改建、充實設備,不排除新建,並將防災據點之公有建築物進行耐震補強,擴充社福設施功能,建構完善服務據點,成為社區幸福加油站,真正成為地方公共生活的中心。四年概估經費二一二億元。
營造休閒運動環境
八、營造休閒運動環境(教育部):持續辦理自行車道之「優質化」,以提供自行車騎士安全便利舒適的運動休閒環境。以既有水域運動場域為基礎,優化為符合競技與訓練的使用場地,並建構完善的管理體制,以強化我國水域運動優秀人才培育機制。四年概估經費一百億元。
九、客家浪漫台三線(客委會)(是指指串聯客家庄的一條公路):透過台三線軸帶周邊景觀優化、市街特色改造、名人故居修復、文化館與園區建置、自行車道與國家綠道興築等工程,串聯創造客鄉特色。各項計畫應共同展現客家文化生活美學,以溫潤、質樸為設計基調,兼顧景觀、生活與產業需求。四年概估經費廿億元。
十、原民部落營造(原民會):健全部落生活機能、強化數位學習、優化飲(供)水、型塑特色產業設施及發展部落在地型綠能,整體進行部落環境營造改善。結合C類長照據點,同時作為托幼、數位學習中心(公共網路中心)、集會等,以強化部落各項公共服務。四年概估經費廿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