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5-03
謝立德:「愛」是台灣強的軟實力
媒體多報導人性關懷能帶給社會更多正面力量
分享至


 

記者李柏霖/報導 
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昨日於節目上與其他專家學者分享,謝社長肯定慈濟從東台灣起步,一九六六年,時年二十九歲的證嚴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時,在台灣貧窮的「後山」花蓮,克難地將「慈濟」組織起來, 從家庭主婦日存五毛錢的胼手胝足,到見證台灣豐沛、善美的慈善生命力。 
 謝立德與來賓討論交流,並分享天災發生時,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他指出,媒體雖然報導事實,但面對天災發生時,身為更生日報社長,對於災難新聞控管十分嚴格,只傳遞有用的資訊,而不是散播無謂的恐懼,另外除了資訊性,更大力深入報導災後人性的關懷、等正面向內容,讓災民把悲痛,化為重建家園的力量。 
回憶1951年廠房被震垮 
為傳遞資訊 用手刻鋼印油印出報紙 
 謝立德也回憶花蓮曾遇到的大型天災,當初一九五一花蓮大地震,全縣死傷慘重,更生日報廠房震垮,無法出報,但報社以油印的方式繼續把資訊傳播出去,成為全球第一份手刻鋼版的油印報紙。 
 來賓與主持人也探討投入公益及關懷,如何激發多人為善?謝立德以更生日報創辦人謝膺毅開啟的花蓮縣優秀清寒獎學金為例,他指出,四十多年來,除了行善不欲人知的善心人之外,對於參與公益及關懷的熱心人士或機關團體,結合媒體宣傳,可以激發更多的人為善,甚至加入行善行列。 
從花蓮一隅開展至全球五大洲 
台灣愛心輸出代表就是慈濟 
 謝立德也肯定表示,慈濟不是一天創造出來的,五十多年來,慈濟的志業,由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從偏遠的花蓮一隅開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絡處,迄今援助過七十一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以感恩心,付出無所求,為每一位受難者真誠關懷與膚慰。 
 謝立德說,慈濟對無論宗教、種族,利益眾生與苦難的人,都有著大愛,主愛之家也曾受到慈濟幫助,台灣愛心輸出的代表就是慈濟,一路走來,救助方面不落人後,往往政府還沒到的部分,慈善單位就走到最前線。 
 謝立德強調,臺灣能夠有那麼大的愛心力量,在於民眾雖然本身金錢有限,也許並不富有,但仍願意拿出一份愛心給予幫助,如果假如每個人都能想到,自己在世間的每一天,其實是受到這麼多人的愛與滋潤,進而能夠捨、願意付出,有這樣的精神,才能夠得,能夠激發更多善的力量。謝立德說,台灣人以前接受過國外援助,如今,有能力起身救助他國、他人,成為台灣強的軟實力,更以愛心贏得全世界敬重。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