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辦理「原住民綜合發展基金貸款業務創業及經營管理研習系列課程」。縣府原民處長陳建村表示,課程從五月六日至五月二十八日,利用四個週休假日,讓參與四十五位學員,完成二十四小時研習。
景氣不好,越有危機,潛能越能被激發。陳建村說,來上課,不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更要認識部落頭目帽上老鷹羽毛,提醒頭目的意涵,「凡事都要有老鷹的眼界,要警戒更要做好長遠的規劃」。
陳建村鼓勵大家堅持到底,在課堂上用心學習,多吸收不同知識與實務經驗,才能讓創業路上的夢想,少走冤枉路順利抵達山峰。同時他舉例陶甕百合春天風味餐廳,經營成功之道,及立川漁場如何建立品牌形象等。
花蓮原鄉e市集:原住民商城 逾千項產品展售
同時他也提到原民處,在網路建立「花蓮原鄉e市集:原住民商城」,共有五十四位商家業者,超過一千多項產品,更會辦理各項實體展售活動,如花蓮文創園區原農市集與成果展,台北一○一旁的四四南村展售等,讓參與e市集的部落族人與業者能有更多曝光行銷的展售機會。
另陳建村也提醒大家,原住民是好客與喜歡分享的民族,但成本管控很重要,一定要有建立金融理財等,資金成本管控,才能長長久久的經營下去。縣府原民處也說,這次課程將透過專家學者講授理財、行銷、經營(資金)管理、市場區隔等,同時也會傳授計畫書撰寫,將提供有意創業及申貸者實務經驗與知識。
在台肥海洋深層水園區開設曉倩歡樂食堂的曾曉珍,她說,前來上課,就是希望學習經營管理與資金流管控規劃,目前因經營餐廳又標到許多案子,很多現金都是一個月後才能收款,現金流需求大,希望上課不僅學到實務,也能順利取得週轉金貸款。她提到,課堂老師說「很多店會倒,不是生意不好,而是赤字太多」,這句話給她很深的警惕。
另在光復馬太鞍部落務農,從事有機耕作的部落青年柯春伎也說,自己是一塊海綿前來學習各項資訊,希望學更多別人的成功經驗,進入成功區,絕對不能在失敗區;就如同務農不能只有懂得栽種,如何加工、行銷與成本管控都很重要。
她說,感謝政府德政與縣府原民處辛苦辦理研習,原住民青年創業的確需要資金協助,在專業老師帶領下,一定會打開眼睛耳朵,用心學習;還款能力很重要,希望研習後,在老師指導下寫計畫,能貸款三到四百萬元,打開後續要開發農場與市場所需的資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