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憲/報導
立委徐榛蔚昨天上午邀集中央及地方相關單位,會勘臺鐵花蓮、吉安鐵路高架規劃案七處平交道,並舉辦座談會,要求中央將花蓮、吉安鐵路原線高架化,一併納入花東鐵路雙軌化綜合規劃。
昨天上午共同到場會勘單位,有國家發展委員會、交通部、臺鐵局、鐵工局、運輸研究所、花蓮縣政府建設處、花蓮市公所、吉安鄉公所及地方民代、村里長、花蓮計程車工會等。
徐榛蔚在會勘臺鐵花蓮、吉安鐵路高架規劃案七處平交道過程中,傾聽地方民眾心聲,並確實了解各平交道瓶頸路口問題,希望能促成鐵路原線高架化,徹底解決交通、安全、醫療救援及淹水等問題。
徐榛蔚表示,她於今年四月十七日,在立院交通委員會提案通過,要求花蓮、吉安鐵路立體化納入前瞻基礎建設,但行政院及交通部卻置若罔聞。
今年五月五日,她在聽取鐵路工程人員專業意見後,立即與縣議員張正治共同籌辦這次會勘行程,在執政的民進黨掌握交通委員會的兩席召委情況下,好不容易才敲定時間。
並安排副局長以上官員出席,並確實到花蓮、吉安站沿線七處平交道會勘,實地瞭解問題,聽取鐵工局及臺鐵局專業人員意見。
徐榛蔚說,根據花蓮縣警察局交通隊統計資料,從一○四年一月至一○六年四月,二年四個月當中,該七處平交道,共發生二百一十八件、一百六十四傷,顯見平面鐵路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威脅。
原線高架化
技術上可行
未來花東鐵路雙軌化運量將增加,若再加上今年底將分段陸續通車的蘇花改,勢必更加衝擊花蓮交通,帶來交通黑暗期,影響地方交通與地方發展,因此鐵路高架化必須及早規劃,而原線高架化,鐵工局及臺鐵局都表達技術上絕對可行。
徐榛蔚指出,行政院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軌道建設預計編列四二四一點三三億元,其中有多項是軌道基礎工程,包括嘉義、桃園、台南鐵道高架及地下化。
花蓮除了過去舊政府時期就有的延續性計畫「花東鐵路雙軌化」之外,並未將地方爭取很久的吉安鐵路立體化工程納入。
粗估經費不超過八十億
她強調,目前鐵路改建工程局正著手進行花東雙軌化綜合規畫,應納入鐵路安全性及其他效益評估,增加花蓮至吉安高架路段,以提高雙軌化效益,據了解粗估經費不超過八十億元。
縣議員張正治說,花東鐵路雙軌高架化是百年大計,今天不做、一百年也不會做,可能面臨的中華路平交道彎度問題,以及建國路平交道坡度問題等等,技術都可以克服,鐵路高架化勢在必行。
她也認為,地方政府沒有鐵路建設相關專業,但地方已經充分表達支持需求,中央政府應責無旁貸,主動協助地方需求推動,強力要求中央應將花蓮、吉安鐵路原線高架化納入花東鐵路雙軌化綜合規劃。
昨天參與會勘及座談,有立法委員徐榛蔚、鐵工局副局長伍勝園、臺鐵局副局長徐仁財、國發會國土處副處長毛振泰、交通部路政司技正劉孟翰、運輸研究所組長張舜淵、東部區域運輸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陳正杰。
以及地方民代縣議員張正治、游淑貞、花蓮市長魏嘉賢、主秘翁美華、吉安鄉公所秘書吳印浴、國裕里長杜曉炬、稻香村長鄧桂英、干城村長林世昌、交通隊長黃增樟及花蓮計程車公會理事長曾義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