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二○一七國際BCI賞石盆景邀請展」即將在今年十一月九日舉行十天,主辦單位之一的花蓮縣賞石協會理事長王榮標昨天率多位幹部,邀請更生日報社長、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謝立德為協辦單位,將台灣的賞石、盆栽文化推向國際,並結合觀光產業發展。
謝立德說,花蓮是石頭故鄉,為了東部的觀光產業及賞石、盆栽文化邁向國際化,願意協辦並大力宣傳外,花蓮縣觀光協會下月召開理監事例行會時,邀請主辦單位列席,向理監事說明展出相關議題。
王榮標昨天是帶領前任理事長鍾榮鄉、總幹事劉文東、幹部及顧問鍾榮華、黃忠勝、張永城等共六人拜會謝立德。
11月9日起舉行十天
王榮標說,國際賞石盆景協會簡稱BCI(Bonsai Clubs International)全球有二百五十會員國,花蓮縣賞石協會是會員國之一,今年爭取到在台灣舉辦 「二○一七國際BCI賞石盆景邀請展」機會來得不易。於十一月九日到十八日在花蓮市中正體育館(花崗山)舉行十天。
他說,這次參展的會員國有一百多國,出席人數超過六百人,協會團隊經驗實力、活力旺盛,負責承辦花東區展期,大家都傾全力能發揮到極佳效果,這是團隊最可貴之處。
台展超大件盆景、花蓮美石
他說,這次展出台灣超大件盆景及「石頭的故鄉」花蓮縣美石共約三百五十件,賞石方包括台灣玉、玫瑰石、水墨石畫、金瓜石、透光石畫、台灣雞血石、風化石等數十種等,要呈現國際友人欣賞。台灣賞石盆栽文化水準已然在世界上水準很高,透過這次展更給國際見識台灣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保存最好地方,引進大批國內外觀光人潮,其塑造台灣國際更佳形象,其對觀光縣花蓮產值龐大經濟效應是無法去估算。
謝立德表示,賞石文化在台灣盛行,尤其在石頭的故鄉花蓮,石頭走入尋常百姓家,各種奇、雅、玉石,豐富了花蓮鄉親的生活,其中,玫瑰石不只是藝文面,也是產經面的代表作,讓地方產業有了蓬勃生機。
花蓮石種繁多,包括硬砂岩、輝綠岩、風化石、黑膽石、金瓜石等,不一而足。民國七十六年賞石人士僱用竹筏,在七星潭以潛水方式尋石,以浮力袋撈起海金瓜石,比起日本評價最高的「神居古潭石」不遑多論,海金瓜石被稱為「星潭石」,曾掀台灣賞石風。
計畫結合觀光旅行
綜合王榮標等拜會人士的看法說,花蓮有豐富多元的賞石元素,但花蓮欠缺展場或展館,花蓮可利用的閒置空間很多,如果能開闢利用,對花蓮的觀光產業有很大的幫助,協會目前也計畫與相關觀光旅行產業結合,例如推出三天兩夜的「賞石之旅」,目前許多會員都具有解說員資格,可為觀光客解說「每個石頭的故事」,包括各種地質學等,讓觀光客深人了解賞石文化。
昨天一起拜會謝立德的鍾榮鄉與鍾榮華是親兄弟;鍾家「一門多傑」,除了老大鍾清永當推拿師傅、老四在台東縣發展,老二鍾榮華、老三鍾榮鄉、老么鍾榮富都在花蓮石藝界享有盛名。
鍾榮華出生於台南縣,十九歲到花蓮當木工車床,由於老闆林源樟也製作石頭檯座,因緣際會開始對石頭感興趣。民國七十三年,慶祝第七任總統就職,當時他是愛石協會理事兼活動組長,受命在台灣省立博物館辦理「花蓮奇石特展」,邀請卡上印製的玫瑰石如今仍珍藏在石藝館。
當兵退伍後,他自行創業,從事木業也製檯座,五十六年愛石人士成立花蓮縣奇石聯誼會,五十九年成立花蓮愛石協會,是全國第三個賞石社團,七十五年九月更名為花蓮縣奇石協會,他擔任花蓮第七屆奇石協會會長,協助在花蓮舉辦台灣第一場全國賞石展,轟動一時。
鍾榮鄉是第十八屆奇石協會會長,舉辦兩岸賞石文化交流活動,擴大賞石界視野,備受好評;鍾榮富手巧,是製作檯座高手,從最早期的台灣檜木檯座至今非洲柚木,所有材質都接觸過,對硬度高、有清香味、材質穩定的花梨木最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