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7-05-25
資源、服務員不足 原鄉長照挑戰大
原鄉長照2.0論壇第四場--門諾分享「長照ABC」照顧經驗 提出九大挑戰及問題
分享至


圖:長照2.0原鄉論壇昨日在花蓮門諾醫院信實樓四樓施桂蘭禮拜堂盛大展開,各界學者到場齊聚。
 

記者李柏霖/報導 
長照2.0原鄉論壇昨日在花蓮門諾醫院信實樓四樓施桂蘭禮拜堂盛大展開,該論壇由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修法聯盟舉辦,包括衛生福利部、原民會、花蓮縣衛生局、社會處及醫療、村里辦公室、長期照顧服務提供單位、縣市政府、學者專家等齊聚一堂。 
社家署婦女福利及企劃組政策規劃科科長楊雅嵐、花蓮縣衛生局照管中心督導陳秀慧、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日宏煜、門諾醫院院長室高專韋淑玲、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修法聯盟吳雅雯等上百人到場與會。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修法聯盟表示,希望藉由舉辦長照2.0原鄉論壇,宣導長照2.0公部門與原鄉在地工作者的對話平台,以了解原鄉對於長期照顧服務體系的看法,討論原鄉地區長照C據點的可行運作方式及所面臨的挑戰。 
議程內容包括「原鄉地區巷弄長照站與文化健康站實務操作說明」、「地方政府如何協力地方組織及原鄉長照發展?」、「原鄉長照大家談」、綜合座談,其中原照盟更是全程文字直播,讓未能與會的民眾能即時了解會議內容。 
其中,門諾醫院也介紹目前執行「長照ABC」的情況,由長照主任戴玉琴分享卓溪鄉的照顧經驗,提出九大挑戰及問題。 
戴玉琴說,包括地廣人稀,無產業經濟規模,資源不願投入;長照服務資源都是鄰近市、鎮輸送,當人力不穩定容易被犧牲;照顧人力不穩及服務落差影響長者對服務使用。 
花蓮僅有居家、交通接送、送餐服務 
戴玉琴指出,另外雖然有照顧人力,但部落相關產業少,考量工作永續、薪資福利及工作環境,只好離開部落;以及花蓮部落普遍僅有居家、交通接送、送餐的長照服務。 
戴玉琴說,偏鄉大多都是農用地,原鄉無法發展機構式的大型機構,這些政策吃得到看不到。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想要推家托,但就算有民眾想投入,硬體建設往往不能符合要求,加上很多照服員本身就是是經濟弱勢,還要先墊錢,乾脆決定去早餐店,這樣反而能存錢。 
戴玉琴提出,包括長照資源不足、服務員不足、服務員服務不夠彈性、原鄉沒有經濟規模、山地農地保留地影響機構型或是居住行的設置,並不是只有花蓮原鄉,而是全國原鄉都會遇到這些問題,但各個原鄉又會有各種不同的困境,未來該怎麼克服都是挑戰。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