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要聞

花蓮要聞

2017-06-05
城市規劃與交通建設 可以更好
好好享想花蓮論壇 民間發起對話 跨界人士共襄盛舉
分享至


圖:許多關心花蓮交通發展建設議題的民眾參與「好好享想花蓮論壇」。(記者謝宗璋/攝)
 

記者謝宗璋/報導 
  由花蓮民間發起,結合NGO、官方資源籌備而成的論壇「好好享想花蓮│城市規劃與交通建設的具體對談」,昨天在北昌國小階梯教室舉行,邀集行政院東部辦公室執行長、花蓮地區立委、議長、交通運輸專家學者、專業工程顧問公司,以及各界產業代表、在地青年等跨界人士共襄盛舉。 
「城鄉規劃和交通建設是一個縣市的底基。」好好享想花蓮籌備團隊希望藉由論壇平台,結合各界經驗,從花蓮聯外交通的永續建設和想像,談到花蓮境內交通和城鄉永續規劃,藉由對談,共同討論提出最適合這個時代,同時能關注花蓮環境、人文和產業整體生活型態的發展方向。 
施信民:減少環境影響 兼顧觀光 
  台灣環保聯盟創會長施信民致詞為論壇開啟序幕,他表示,三十年來在環保團體及在地居民共同努力爭取下,讓如今許多影響環境的重大建設或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降低。 
  施信民說,六月五日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曾提出人類環境宣言,宣示人類開發行為若未遏止,將會面臨大自然的反撲。他指出,如何在兼顧觀光發展下,保存花蓮生態及文化,打造安全健康永續美麗的家園,需要眾人集思廣益,為花蓮永續發展的想像尋求共識。 
王義川:花蓮綜發方案 尚未落實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全世界無一鐵路不虧錢,然而國營事業卻一味向「錢」看齊,不能賺錢的建設都不願意投入,卻罔顧大眾的公共利益。他質疑,台鐵為何要開運能不如高鐵的台北到高雄班次?真正需要的花東居民卻未得到公平對待,苦苦等不到增開班次。 
  王義川表示,三年前他撰寫的「花蓮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至今尚未落實,許多公務員甚至擔心業務量增加,不願主動提案爭取中央經費。他建議,各種意見的討論,都要立基於公開正確的資訊上,才能有效對話進而尋求共識。 
蕭美琴:爭取空、海、陸運輸建設 
  立法委員蕭美琴列舉她的參選政見和執行現況,宣示她為花蓮鄉親爭取對外空、海、陸運輸建設的決心,她表示絕對全力支持蘇花改,並持續監督工程進度,確保一○八年分段通車。並將持續推動花蓮境內「DRTS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彌補大眾運輸網絡不足的現況。 
  此外,針對鐵路改善,蕭美琴認為應分為短、中、長期計劃執行。短期需保障花東居民回家的權益,持續落實購票實名制,中期則著手進行票務系統更新,日前已發包預計在一○七年內完成測試、上線,長期則將鐵路雙軌化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此次籌備團隊也力邀鼎漢工程顧問公司資深規劃師周諺鴻,透過大數據資料解讀,帶領現場民眾探討花蓮社會發展、在地經濟、土地使用、環境品質、交通運輸、觀光遊憩、民意調查等七大面向現況資料,清楚地呈現蘇花公路改善工程隊這些面向的影響。 
周諺鴻:改善蘇花公路行車安全 
  周諺鴻建議,台鐵運能受限於重貨車難再轉移至鐵路,需由經濟、環保、交通部門共同因應;蘇花公路聯外交通不滿意度上升,與安全、塞車、一票難求有關,應制定短期改善蘇花公路行車安全與中斷的應變措施。蘇花公路上許多肇事主因多為駕駛人違規,建議與縣府交警隊檢討取締機制與引入科技執法。 
李克聰:思考旺季尖峰總量管制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以端午節連假蘇花公路一一二點五公里嚴重落石坍方為切入點,提醒全球極端氣候對脆弱地質的衝擊,蘇花改通車後行車風險仍高的風險不容忽視。 
  李克聰指出,尤其蘇花改帶來更多交通量,花蓮地區之交通路網承受度需盡快檢討,調整交通路網,並以宜蘭雪隧開通後造成的假日壅塞、宜蘭居民生活品質受影響為前車之鑑,妥思花蓮整體交通規畫方案。他提出旺季尖峰總量管制、規劃尖峰時刻收取擁擠費,專款專用補助補貼大眾運輸等具體方案供各界思考。 
賴進坤:打通國六 串連東西部 
  花蓮縣議會議長賴進坤指出,蘇花公路不只影響花蓮聯外交通,對民生發展也相當深遠,農特產品銷不出去、垃圾也無法順利載運至宜蘭焚化。「給花蓮一條安全的路」是花蓮人急需得到的解藥。 
  面對未來蘇花改通車後及現存國道五號的車潮,賴進坤認為,在地居民想要快速往返花蓮,爭取興建國道六號是橫貫東西部的最快方案。他指出,一旦國道六號打通後,花蓮到台中僅需一小時,對於西部居民來說,到花蓮不再需要塞在雪山隧道、蘇花公路,對台灣環島交通網絡亦將有極大改善。 
譚凱聰:一九三拓寬 思考環境保護 
  此外,幸福一九三聯盟代表譚凱聰,以縣道一九三拓寬案為例,同樣用在地居民想要好環境好生活的希冀,思考環境與發展共榮的契機,並省思建設經費運用的正當性與合理性,花蓮人應有自己的想像和選擇。 
劉玲玲:讓觀光客順利進出花蓮 
  中華民國民宿協會理事長劉玲玲認為,連續假期來花蓮多為國旅,「做為業者,我們要的只是一條讓客人可以安全來旅遊、安全回家的路。」她認為,執政者政策無論如何變動,都要使旅宿業者有感,讓國內外觀光客能順利進出花蓮旅遊,改變蘇花公路通車三十多年來花蓮發展仍停滯不前的現況。 
高潞以用:透過接駁整合 完備路網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高潞以用身為光復鄉子弟,認為花蓮的不便來自於各類型運具的規劃使用長期各自為政,我們必須解決接駁上的不便,透過大眾運輸工具做接駁整合。她會持續向交通部爭取輕軌,並以國外考察經驗強調,接駁系統的整合才能完備花蓮境內道路交通網。 
吳勁毅:民眾習慣未改 交通堵塞仍在 
  台灣城鄉發展學會理事長吳勁毅認為交通行為影響車流,若民眾習慣未改,交通堵塞問題仍在,應汲取各國案例,透過集體倡議影響政策,花蓮的發展機會在於「品質」,交通建設必須能共創世代參與,拉近世代鴻溝。 
許傳盛:試行七堵發車 舒緩一票難求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表示,台鐵西部幹線是從七堵發車,東部幹線則是從樹林發車,兩方交錯的這段班次使用已達飽和,因此他提出往花東改從七堵發車,一天從兩班次試行,乘客可從七堵轉乘開往花東的普悠瑪,如此較有機會開成一小時三班次,舒緩一票難求困境。 
  此外,許傳盛指出,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基隆輕軌捷運,是台北往返基隆之間的第三軌,台鐵運能釋出,將有助改善花東乘客載運量。 
李光中:環境與生活 兼容並蓄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長期研究並在社區蹲點實踐「森│川│里│海」,倡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他分享太魯閣、豐濱新社、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富里吉拉米代等四個實際案例,作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成功範例,刺激民眾思考,環境與發展好生活兼容並蓄的可能,以及「自然地區│鄉村地區│都市地區」的重新連結。 
劉炯錫:推動可永續的綠色經濟 
  台灣森林認證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炯錫,分享台東縣邁向永續與發展的歷程,包括改以農業、文化、觀光、體育立縣,從反美麗灣渡假村、農地蓋農舍的惡質觀光,到維護自然與生態完整性,推動部落ICCA與可永續的綠色經濟。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