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蘇花公路蘇澳到崇德七十五公里,正常行車約需二小時,平均時速約卅七點五公里,改善路段卅八點八公里,新路平均時速以六十五公里計算,約需卅分鐘,再加上未改善路段的卅六點二公里,以原有時速卅七點五公里計算約需一小時,未來蘇花改全部完工通車,新路與舊路車程約需一小時卅分鐘,等於說,耗時八年興建、花掉四百九十二億元,僅節省約半小時的車程。
如果是興建蘇花高,從國道五號蘇澳銜接到吉安為八十六公里,以國道高速公路的最低時速九十公里計算,蘇澳到吉安根本不用一小時,如是時速都一百廿公里,四十多分鐘就到花蓮,高速公路除了車速的提升,安全系數比普通公路高。
蘇花公路 未來是大小管
四百九十二億元的蘇花改,雖然避開了許多危險路段,提升行車安全,但令人憂心的是,蘇花公路尚有卅六點二公里的舊路段未改善前,蘇花公路未來是大小管的新路與小水管的舊路相連的公路。
新路接舊路 潛在危險性
蘇花改路段都是南下北上分流,以隧道為例,都是如眼鏡型的雙孔式,南下北上各行其隧道,但一銜接舊路,就是較窄、路段彎曲、有些路段中間僅隔禁止超車的雙黃線或防撞桿的舊路,可以想像其行車的潛在危險性。
蘇花高經費多一倍 效益多數倍
蘇花高預算經費是九百廿億元,蘇花改的經費是四百九十二億,從預算經費比較,蘇花高比蘇花改多四百卅八億元,增加約一倍,但任何不懂交通的普通平民百姓都會算出,蘇花高的品質與功能比蘇花改高出三到五倍。
花蓮人一談蘇花高,都是心裡的最痛,但花蓮人沒有放棄爭取,蘇花改雖稍彌補沒有蘇花高之苦痛,但對於蘇花改二期有很高的期望,愈接近完工通車,花蓮人心裡愈惶恐,原因是還有卅六點二公里的舊路段沒有改善的承諾,政府官員還以「沒有蘇花改這名詞」搪塞。
時事評論家藍蝴蝶日前以「民進黨該做的事─請給花東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發表文章說,令人遺憾的是二○一六年四月廿九日,準交通部長賀陳旦表態,反對東澳到南澳段的蘇花改「截彎取直」工程,也反對北宜直線鐵路工程。二○一六年七月十三日上任之後,進一步表示東澳到南澳段,因還沒通過環評,也就不必再納入環評了。
對此,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公開反駁賀陳旦,說現在工法已可兼顧工程與環境,賀陳旦離開實務八年,對實情不瞭解。賀陳旦當權當勢,自然反唇相譏。值得玩味的是蔡英文總統二○一六年八月十二日說要挺花蓮交通,但是沒表態挺「蘇花改」。而賀陳旦不僅反對蘇花改,也反對北宜直鐵,卻又不提出任何有效政策。
民進黨施政負評與日俱增,兩岸交流進入寒冬期,再加上蘇花改卻又無能紓解交通難題。試問,後山鄉親連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都沒有,將如何提升生活品質?如何永續經營觀光產業?如何創新傳承原住民文化?如何將新住民融入現今社會?
文章評論說,毫無作為的蔡政府不僅落入「兩岸怨聲啼不住」之冏態,還蔑視國人權益,對於後山鄉親的人權與基本需求,更是棄如敝屣。
民進黨中常會五月廿四日舉行龍舟隊記者會,主席蔡英文向民進黨龍舟隊打氣致詞時說,「民進黨不選舉的時候,我就擔心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此話一出,是否證明民進黨除了選舉,其他什麼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要做!
如果,蔡政府、民進黨不知道該做什麼,那麼我們願意傾囊相授,待辦事項第一條:「請善待花東鄉民,給他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