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台灣教育界耆老陳鎮塗老校長(見圖),五月卅一日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享壽八十二歲,他畢生八年教師、六年主任、三十二年校長,共四十六年的教育事業貢獻甚大。
在黃福壽縣長任內(五十七年至六十五年)曾榮獲花蓮縣政府向省及中央選報為花蓮縣保舉特優人員,建議上級准予因其優異才學與能力給予破格升遷。
他犧牲寒暑假從事救國團的青少年訓練工作,走向高山、海邊和荒野,也曾進駐最前線擔任戰地工作,曾榮選為「全國青年代表大會」代表,亦曾榮獲七十一年教育部長頒授救國團全國第一枚「榮譽勞績獎章」。
曾獲特優校長獎章及師鐸獎
辦學期間獲獎無數,分別在六十二年和八十三年兩度獲得教育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全國特優校長獎章及有教育界金馬獎之稱的「師鐸獎」。
天下雜誌於八十一年二月號月刊頭版報導他當時任職太昌國小校長時對校區擴建與游泳池、大操場及種植那麼多的樟樹來綠化校區之成果,讚譽他為促進台灣進步「追求卓越之樂」的基層教育工者的代表人物。
時至今天仍讓太昌村區的鄉民永難忘記懷念,何況當時他沒有花政府一毛錢,而把太昌國小校園擴大,他說教育是「千百年大計」,植樹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身為教職人員本來就應該以此原則世代相傳……。」
辦學績優的基層教育家
陳鎮塗歷任豐濱、壽豐、太昌、北昌、宜昌等五所小學均被公認辦學最認真,績效最優異,辦學期間連年考績壹等,經常獲得「專案考績特別獎」;他退休時,地方報於以「辦學績優聞名全國的基層教育家」半版來讚揚他從事教育工作的付出與努力。
陳鎮塗年輕時,愛上同在教育界工作的羅菊妹(前化仁國小訓導主任、已退休),演出一段「反對富家女下嫁窮教員」的愛情革命故事。
陳、羅不顧家人反對而結婚,婚後育有二男二女,對兒女的教育非常成功,長女陳貴華在幼稚園園長退休,育有獨子創立十分知名之義大利料理享譽花蓮。 長子陳維諒曾任錢雜誌總編輯,目前在大陸經商,育一子是景觀設計的明日之星;二女兒陳貴方在台北小學教師退休,育兩子有成,一位是律師,另位為醫師。
次 子陳貴正投身軍旅,歷任花蓮空軍多位指揮官、聯隊長之「侍從官」,後轉任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公共關係中校專員退役,目前投身公益平台基金會的偏鄉小學攝影志工教學,育有一女,是專業的護理人員,一家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奉獻所能。
陳鎮塗校長次子說:父親經常以校為家,我們一家人聚少離多,特別是父親派任豐濱國小時,那時交通落後,路政不彰,搭公車前往豐濱需要顛簸三個多小時才能到,每次想看父親時總是一路暈車嘔吐到豐濱,心中當時對父親為何要到這麼遠的地方工作,十分不解………直到懂事,才體認父親投身教育的辛勞與價值!
陳鎮塗家屬訂於六月八日上午九時於喪宅花蓮市德安六街三號舉行家祭,九時卅分公祭後隨即發引吉安鄉慈雲山公墓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