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6-09
織者迴聲穿梭花蓮 交織花蓮的美好
創作者拜會本報 闡述織布創作的過程和靈感發想
分享至


圖:東海岸文教基金會監察人涂寶文(左一)和織布藝術家曾玉樺(右一)、吳明峰(右二)拜會更生日報謝立德社長(左二)。(記者張小菁╱攝)
 

記者張小菁╱報導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將於六月十日至七月二日舉行「織者迴聲、穿梭花蓮」織藝創作五人聯展,作者是五位在花蓮當地的文創工作者、工藝師、藝術家、教師所集結的織布同好聯展。該基金會監察人涂寶文,昨天帶領其中兩位創作者曾玉樺、吳明峰,拜會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向謝社長闡述織布創作的過程和靈感發想。 
涂寶文表示,「織者迴聲」,是指創作者與織布機在空間裡的對話過程中所殘留下的餘音,是極其私密的,而此展覽多元的題材和作品形式包含身分認同、工具奇想、內外之境、日常瑣事。五位織者在花蓮這片環境中,以織布形式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花蓮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吸引許多觀光客和移居花蓮的人,創作者之一的吳明峰正是如此,他大學就讀美術設計系,畢業後在台南旅居長達十二年,直到二○一二年因緣際會來到花蓮定居至今,並開啟他織品藝術的創作人生。 
吳明峰目前擔任國中代課老師,他來到花蓮定居後利用消費的現成物來做編織,開始創作一系列的生活瑣碎紀錄。其作品分為三部分包括「花窗」、「花蓮你好」杯墊系列,以及「花蓮景色」。 
另一位織布藝術家曾玉樺,本身是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人,從小看著家族阿姨長輩們坐在織布機前穿梭織布。曾玉樺說,從前的原住民婦女織布,是為了讓家人身上有衣服穿、保暖用,現代的織布工藝師則是為了傳承文化技術。 
曾玉樺說,太魯閣族人有個習俗,當嫁女兒時媽媽們都會為孩子準備嫁妝(qabang被單)表心意,但身為年輕一輩的原住民,她學習織布技藝,是想將這份心意及祝福反贈給為孩子、為家庭辛苦一輩子的父母長輩們。 
謝立德社長鼓勵年輕的織布創作者,除了傳承和發揚織布藝術外,也可以研發具代表性或實用性的織布小品,售價不要太高,讓消費者願意購買;或是與農特產伴手禮業者結合,作為禮盒內容物的一部份,一方面增加產值收益,另一方面才能支撐創作之路長遠走下去。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