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有很多東部及花蓮的鏡頭, 二○一三年九月,彭興讓教授在看過齊柏林的立霧溪流域鏡頭後說:「花蓮有三個美麗的海灣,花蓮溪出海口、七星潭月牙灣以及太魯閣的立霧溪出海口,最具代表性的非立霧溪出海口莫屬。」他忍不住讚嘆:「美呆了!」
「立霧溪流域的深邃峽谷,氣流變化大,回旋空間小,齊柏林大膽飛入,飛行角度低,拍攝難度高,就因這樣的高風險,才能拍出令人驚艷的壯麗峽谷風情。」彭興讓對齊柏林極為讚嘆與敬佩。
「看見台灣」畫面中,花蓮玉里鎮大片田野間出現九個大腳印,深深踩進觀眾的心,這些腳印是怎麼利用稻作割出來的?原自玉里米檢驗站長李曉奫(讀ㄩㄣ)的「靈光一現」。前玉里鎮長劉德貞表示,齊柏林全台各地比較後,發現玉里春日里的稻田很適合拍攝田野風光,請工作人員與鎮公所接洽,恰逢公所推動「玉里米」認證標章,雙方一拍即合。
彭興讓是知名聲樂家、教育家,也是飛行家,對飛行情有獨鍾的他,每到周末就會翱翔天際,搭載文史作家邱上林或空照攝影家陳敏明鳥瞰大地,記錄寶島美景。
彭興讓長年與布洛灣山月村長鄭明岡協助曾獲得金曲獎的原住民歌手伊祭‧達道,發展太魯閣族的傳統音樂和母語,是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重要推手,他期待透過音樂,「讓在地文化有機會躍上世界舞台!」
彭興讓教授的作品達數千張,對每一地區所拍攝的群山、大河、小溪、縱谷、海岸、中央山脈、海岸山脈,他所見所攝,都詳細敘述,文筆生動流暢,列舉如下:
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台灣前山勝景
◎讚嘆中央山脈向陽面的光明大地,花蓮受群山守護,雲海覆蓋之下是充滿生命綠意的美麗花東縱谷,基督教門諾基金會黃勝雄總執行長,常談及一個台灣人久遠的美麗誤會,太陽明明是自東邊太平洋濱的「前山」昇起,怎麼花蓮卻被誤稱為「後山」,其實是花蓮後山先日照!
鎮守太平洋濱的巨大臥牛
◎牛山位於壽豐鄉水璉村太平洋海濱,阿美族稱Huting(呼庭),意即牧牛耕種之地。此山形酷似南北趴臥巨牛,相似度達百分百,其左耳潔白沙灘旁坡地,正是吳家父子素人藝術家,共同精心打造的「呼庭」濱海美麗農園。牛山尾端綿延2.5公里海灣,就是知名的磯碕海水浴場。從天空俯視牛山果然神似一隻庸懶的大水牛,正趴在太平洋濱往東北方向修身養性。
海岸山脈之蕃薯寮峽谷傳說
◎東部海岸山脈遍佈火山集塊熔岩,多為礫石灘及岩岸地形。照片中斷裂大峽谷,自牛山尾部延伸至鳳林山興里箭瑛大橋鄰近處。海岸公路(台11線)跨越此峽谷,編號18號橋舊稱蕃薯寮,橋面架在險峻峽谷之上,往下俯視約70公尺的深谷,常有群燕飛舞、蔚為奇觀。此處即原住民古老傳說「遺勇成林」遺跡所在。據說過去的阿美族先民崇拜英雄,曾經定下規則;任何人若能撐竿躍過蕃薯寮深澗,即可尊奉為酋長。吸引許多年輕力壯者,但這深谷實在太寬太險,挑戰者多因墜跌山谷喪生,而他們所用的竹子一隻隻掉入深澗中長成茂密竹林,徒留後人無限歎惋。
海岸山脈的神秘的月世界惡地形
◎我在好久以前曾越過高雄燕巢月世界,也曾受台東縣府之邀而經過卑南利吉惡地形。不過據我的空中實際觀察;花蓮才擁有全台最遼闊又神秘的月世界惡地形,大約是秀姑巒溪右轉切進山區,從鶴岡至太巴塱東側之低矮海岸山脈寬闊區域。此處有土質鬆軟的丘陵砂頁岩,在水流沖刷和自然風化下,山坡土石崩落,形成山勢綿密低緩、夾雜著裸露山岩、植物不多、人煙罕至的惡地地貌。此處是阿美族古老文化中,最神聖的貓公溪上游集水區,此溪流在豐濱市區才與北側的丁子漏溪會流入海。
秀姑巒溪出海口芝波蘭島
◎秀姑巒溪出海口有一火山集塊岩構成的小島,阿美族稱芝波蘭島(或:奚卜蘭),漢語稱獅球嶼。連接靜浦與港口兩聚落、橫跨秀姑巒溪之上並列兩座新舊長虹橋;較窄小的舊橋現已闢為行人專用道,建於58年全長12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拱式單孔長橋。而近來修建之鮮艷亮麗的橙紅新橋,則為一座寬敞堅固的鋼製拱橋,此照拍攝時期之靜浦村聯外道路尚未施工完成,河道兩側仍可見多顆潔白秀姑巒溪漱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