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企劃的「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邁入第十五檔,由作家邱上林擔任主角,以「時間與空間的奏鳴曲」為題,展示邱上林介紹資料及其著作。昨天早上在文化局圖書館熱鬧登場,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邱上林的妻子陳玉珍、親友團及許多鄉親等齊聚一堂。
昨天在壽豐國中合唱團指揮陳嬥笙帶領下,由文化局志工合唱團及該校學生,聯合演唱邱上林創作的客語歌謠「庄頭印象」做為開場。邱上林也將過去指導東華大學生撰寫出版的報導文學集《聽見洄瀾的聲音》十二冊,贈送文化局典藏。
「花蓮」始終是索書關鍵字
陳淑美表示,邱上林出生在鳳林鎮林榮村,除了離鄉到台中求學四年的大學生涯,人生大半光陰都在花蓮山水間度過。她說,無論是邱上林的詩、散文、報導文學,或是高空攝影、老照片集,「花蓮」始終是重要索書關鍵字,「愛花蓮不是只掛在嘴邊,他用創作體現,對土地及人文的熱愛。」
邱上林表示,二十年前開始出版花蓮老照片集,感謝文化局一路栽培提攜;十年前開始投入空中攝影,跟著彭興讓乘上輕航機,飛越花蓮縣境高空。他說,老照片表現花蓮的時間,空中攝影則呈現花蓮的空間,「二者是我在花蓮創作的縮影,也成就這篇時間與空間的奏鳴曲。」
他回憶,高中時國文老師曾要求全班課外閱讀梁啟超的「飲冰室全集」,同學忙於課業棄之不讀,他卻越看越有興趣。其中有一句話:「隨處留心就是學問」,更成為他日後行事的圭臬。
作家葉日松、陳列、陳黎、莊韻蘋、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吳冠宏及陳嬥笙都出席,與大家分享對邱上林的印象,讓大家重新認識這位「讓時間與空間奏鳴」的作家。
陳列是邱上林就讀花崗國中的英語老師,每逢放學到他家玩,看到書架上的文學書籍,邱上林說:「那是我對文學的初步接觸。」葉日松則是他到花蓮高工任教後,提拔他擔任起「花蓮青年」編輯至今。
陳黎總是願意毫不保留地批評他的作品,邱上林說:「我們比兄弟還親,他總讓我受用無窮。」莊韻蘋則是邱上林在東華大學兼課最後一年,教授「雜誌寫作採訪」課程的學生,後來也走上文學創作之路。
本次展場上除了有布置大型看板,介紹邱上林生平事蹟、創作簡歷、文學成就及評價之外,也展出邱上林借展的十七部著作,及文化局館藏的邱上林作品供民眾自由閱覽。
同時在全縣十三鄉鎮市公共圖書館,同步展出邱上林的相關資料及著作,展期即日起至九月十日,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往感受,透過邱上林真樸動人的筆觸,看見花蓮的多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