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台鐵最近熱烈慶祝成立一百卅周年的背後,令人遺憾的是,台鐵保存的歷史建築、文化資產,卻是鮮少,以前近百輛的老火車頭,保留不到十輛,且大部分是其他機關、單位、企業保存,台鐵自己保存的是個位數,尤其是歷史建築,要不是地方文化機關指定或登錄,早被台鐵拆光迨盡,以台鐵在花蓮的情況是「台鐵忽視文化資產」典型實例。
台鐵花蓮管理處處長宿舍登錄歷史建築已14年 如今仍破敗不堪
台鐵花蓮管理處處長宿舍民國九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公告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築,迄今已十四年,如今仍破敗不堪,臺鐵局進行的整建修繕工程計畫一延再延遙遙無期。
今年一月間,台鐵局表示,原計畫台鐵花蓮管理處處長官邸於去年中旬辦理發包作業,但因考量處長官邸興建工法特殊,因此決定將採廠商評選,目前正進行評選作業中,希望能委由具有古蹟建築修繕證照的業者來施作。
台鐵局說,雖然編列二千三百萬元修繕經費,可能無法完成全部修繕,但將要求處長宿舍主體結構必須完成修繕,再視未來狀況,爭取經費編列,完成全部修繕,預計近期將可完成廠商評選作業。
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年)台東線鐵道建造初期,併同花蓮港驛建築及相關機房、辦公廳舍興建時,即建造鐵道員工宿舍。處長官邸屬高等宿舍,約建於昭和五年(一九三○年)左右,用料與工法都屬一流。
曾參與總統府維修的國寶級古蹟建築師李重耀,曾在花蓮文化局邀請下到處長官邸勘查,認為台灣鐵路局花蓮管理處處長官邸的建築工法與價值不輸金瓜石的太子賓館,尤其處長官邸旁還有一座太平洋戰爭時期的「避難指揮中心」的大型防空洞,裡面可作為戰爭避難及指揮中心,相當罕見。
台灣鐵路局花蓮管理處處長官邸為單層日式木造建築,寬廣的前庭與內凹的大門玄關,格局方正且建物精良。正門有西洋列柱式結構,屋頂兩側分別是寄棟造與入母屋破風,中間則以千鳥破風式樣建成,屋後為日式住宅常見的半戶外「ㄣ」字型迴廊,寬敞而優美。另外,處長官邸前後庭園也有不一樣的風貌,官邸大門入口處植有龍柏;屋後則有池塘、彎曲水道,而在入口處右側還有一座小型的防空洞。
隨著花蓮車站與相關的廠房陸續的遷移及鐵路局員工陸續搬出宿舍聚落、處長官邸最後一位屋主搬離後,此官邸也就大門深鎖。官邸內雜草重生,建築也變得有些荒廢。
地方文化人士說,台鐵局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的觀念,比其他機關或民間都不如,舉例說 ,松園別館、曙光橋、菁華林苑、光復鄉北富村富田納骨碑、花蓮舊酒廠、林田山中山堂及康樂新村殘構、光復鄉馬太鞍部落納骨碑、光復鄉北富村富田古井、安通溫泉等,都是九十一到九十四年間指定為歷史建築,各都維護整修完整,沒有一處任其荒廢破敗在荒煙蔓草中,唯有台鐵任由這棟處長宿舍官邸猶如自生自滅,有人懷疑台鐵是否期待讓颱風吹倒一了百了,結束這棟位於精華區唯一的房子生命,以便管養完整的一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