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要聞

花蓮要聞

2017-06-23
憑與生俱來的膽識與山林經驗的延伸
信義鄉布農族最多刷坡蜘蛛人
分享至


圖: 蜘蛛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懸崖峭壁上施工。(第四區工程處提供)
 

記者田德財/報導 
  全國各地山區道路邊坡崩坍後,需要刷坡時,得靠蜘蛛人,在各山區公路的「蜘蛛人」,多數人為布農族人,而且信義鄉最多。 
  從事邊坡整治工程數十年的何明華說:「 布農族稱我們是『蜘蛛人』!」從事這個特殊工作的布農族人,默默流轉在台灣各處的工地,哪裡有道路旁的山壁崩塌,他們就會出現在那裡。 
  台灣因為板塊運動與颱風、豪雨等因素,山坡地的不穩定狀態,邊坡整治的「專業」都是「蜘蛛人」,這個工作並不簡單,九十度的陡坡是這群「蜘蛛人」經常要面對的「工地」,這個工作也沒有職訓單位訓練,靠的是這群原住民與生俱來的膽識與山林經驗的延伸,他們繫緊安全繩垂降而下,就是為了生活而奮鬥,為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造福。 
  颱風豪雨是山坡崩塌的「元凶」,山崩如同大地受傷,這些蜘蛛人不僅是「治療」大地傷痕的「醫師」,更是給來往車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的無名英雄,全台公路災區崖峭壁段,都有機會看到他們,高來高去的為防治落石而努力的身影。 
  透過家族部落引介 
久美村成蜘蛛人基地 
公路總局工程人員透露說,目前從事邊坡工程多數人為布農族人,而且南投縣信義鄉最多。工地主任馬偉欽說,近二三十年來,技術人員的來源其實就是因為家族部落的引介,加上基於施工管理的需要,長時間累積下來,於是就形成了信義鄉布農族人,有相當比例在從事「蜘蛛人」行業。 
  信義鄉久美村有二百多戶,而做這個工作的就有二百多人,馬偉欽的表舅何明華說,最大的蜘蛛人「基地」應該就在久美村,他是工程包商,他的親友都與這個行業有關,當缺工時,他的「家鄉人力資料庫」就會隨時調度支援。 
  蜘蛛人幾乎清一色都是男性,因工作關係必須與家庭妻小分隔二地生活,當工地在遠方時,往往一個月只能回家一趟,家人的懸念彼此牽繫著。許多蜘蛛人的太太,很清楚老公工作的辛苦與危險性,馬偉欽的太太說,她曾帶小孩去過幾個工地,但讓她心情保持平靜的方法就是透過信仰,為工班為家人禱告,但她也知道,丈夫的工作是為道路安全在盡一份心力,雖然掛念但仍以他們為榮。 
  蘇花公路蜘蛛人江志松帶著一批工作人員,在人工刷坡及砍除危木後,隨即進行掛網與植生等工程。他說,只要是無法直接站立的邊坡,就必須以吊掛的方式施作,蜘蛛人繩索的一端,是綁在山頂的樹幹或岩釘上。遇到倒懸的地形是最大的挑戰,因為身體懸空,需要腰力向前擺動,雙手抓著子將鐵網勾住,再把身子挪進岩壁,找到踏足點,方能施作。江志松的妻子潘姿燕,沒做過粗重工作,從沒想過會跟著先生,一起來做邊坡植生工程。因為擔心先生的安危,在現場當助手,反而讓她比較安心。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