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農糧署指出,氣候已恢復穩定,農民可正常採收蔬菜,並進行復耕,預估二週後可陸續恢復供貨,另近期甘藍、結球白菜、蘿蔔、胡蘿蔔、洋蔥及馬鈴薯等蔬菜供應較為充裕,價格平穩,提供消費者選購替代;將持續與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共同推動產銷調節措施,以維護農民收益。
為充裕夏季汛期蔬菜供應,輔導農民團體辦理夏季蔬菜滾動式倉貯計畫,以適時調配市場需求。為兼顧農民與消費者權益,該署與農民團體研商訂有臺北果菜市場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高於三十五元,始可調節釋出冷藏蔬菜甘藍及結球白菜。
惟該價格並非單一決定調節釋出冷藏蔬菜指標,尚需評估整體蔬菜災損程度及影響供應情形,除非蔬菜災損嚴重,評估短期內蔬菜價格尚難恢復平穩,始啟動調節措施。農糧署說,所謂三十五元菜價天花板,並非事實。
另花蓮蔬果運銷合作社新任經理潘文賢也說,花蓮蔬菜拍賣行情,拍賣總均價不容易到每公斤三十五元,那是台北第一果菜市場拍賣行情。
他提到,花蓮如到三十五元,台北就會到五十多元左右,花蓮與台北蔬果拍賣市場品項不同,總均價也不同,目前受限於花蓮整體市場需求量關係,本週拍賣價格仍屬平穩,維持在二十四元左右。
同時農糧署也提到,已針對易發生產銷失衡的重要農產品,訂定產地及批發市場監控價格,作為政府預警通報機制的基準,另配合生產預測資料、農產品價格查報資料、產地及批發市場價格進行綜合研判,當農產品價格接近監控價格,且評估可能有產銷失衡之虞時,即視產品特性採取加強外銷、多元行銷、冷藏及加工等各項產銷調節措施,以穩定農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