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台灣環保聯盟及其台東分會,與林淑芬立委昨日召開記者會,指控台東縣政府並沒有把用外運垃圾換回來的底渣好好再利用,而是以基地填築之名,填在台東污水處理場預定地的綠化區,上面根本沒有任何具有不透水鋪面的工程建設或建築物,下面更不像一般衛生掩埋場有不透水布,如此等於任由底渣被雨水淋洗,進而溶出有害物質污染地下水與海洋。
沒資格啟用焚化廠?
環團更指出,台東根本沒有多少可安全再利用底渣的合法工程,因此不僅沒資格跟高雄交換底渣,也沒資格啟用焚化廠,唯有力行零廢棄,包括大力推動真正互惠的縣市合作堆肥,不僅可減少垃圾焚化量以及令人頭疼的底渣產生量,又可補充農地土壤肥份,如此方是一舉多得的明智之舉。
遺憾環團不實指控
針對環團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臺東縣政府表示,環團未經查證,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對回運再生粒料再利用做不實指控,誤導視聽,在此深表遺憾,環團指出台東縣政府未依規定再利用,以拋棄心態,填在太平溪出海口北側。
臺東縣政府說明:
非用於公園用地
一.目前臺東再生粒料均依環保署頒定「一般廢棄物-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使用於「台東市污水廠用地去化太平溪土石整地工程」作為基地填築使用,非記者會所提之公園用地,且將來工程完成係配合污水廠興建進行綠美化工作,符合工程之運用。
窪地填築工程受肯定
二.五月十六日環保局邀議員、環盟台東分會成員到工地現場,經說明環保局監測及採:混拌天然土石的施做方式窪地填築工程,與會人員均表示肯定。
施做嚴謹且符合規範
三.高雄市環保局也在六月七日派員到現場會勘及調查後,肯定本縣環保局對回運的再生粒料施做應用,非常嚴謹,符合規範。
再生粒料不是底渣
四.載回的是依法可以再利用之資源化產品,是稱作「再生粒料」,不是底渣,以歐洲國家為例,底渣再利用率平均達六成,丹麥及荷蘭更高達九成。底渣再利用之前,必需經過篩分、破碎及篩選等方式處理後,即可成為有用再生材料,可作為道路級配粒料底層及基層、基地填築及路堤填築、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混凝土添加料、瀝青混凝土添加料、磚品添加料及水泥生料添加料等土石資源替代材料。
完全符合環保署規範
針對環團指出有污染地下水與海洋之虞,臺東縣政府說明,除高雄出具的合格檢測報告外,臺東環保局也在五月十二日委託「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進行採樣、檢測,完全符合環保署之規範。
戴奧辛遠低於標準值
有關環團質疑之戴奧辛,臺東縣政府指出,「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的檢測報告證明為○.○三二奈克,遠低於公告標準值○.一奈克,只有三分之一,地下水位經探勘為地下三公尺以上,也符合必須在地下水位一公尺以之規範。
用於污水處理廠空地
環團指出台東沒有資格與高雄交換底渣?臺東縣政府強調,台東有合乎規定的公共工程可以再利用再生粒料,工程施做的區位是污水處理廠綠美化空地;而且台東縣現在堆置的垃圾,光是建農掩埋場垃圾量,尼伯特颱風堆置掩埋場外面的垃圾量,約一二○○○公噸,加上堆置掩埋場內從去年十月底即無法運去高雄焚化的垃圾量,更是無法估計。
零廢棄解決不了危機
環團提倡的力行零廢棄,就可以立即解決台東的垃圾危機?臺東縣政府試問誰可做到真正的零廢棄?或者是可以從現在開始,全縣垃圾車不用收垃圾,我們一起來實施零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