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市長魏嘉賢昨天以校友身分,偕同主任秘書翁美華與行政團隊參訪慈濟科技大學,參觀該校校史館與原住民族博物館。魏市長說,慈科大對原住民文化保存不遺餘力,未來外賓到花蓮參訪,將會引薦到該校原博館參觀。另外,花蓮市公所也將與慈大合作,包括產學及開辦研習等,讓花蓮鄉親有更多推廣教育學習的管道,也提供原住民鄉親農產加工開發的機會。
魏嘉賢市長一行,昨天上午到慈科大參訪,校長羅文瑞與該校老師熱情歡迎,並由專人導覽參觀校史館與原住民博物館。羅文瑞校長說,慈科大校史館是在兩年多前成立,以多媒體介面呈現七大主題,分別為大事紀要、資料查詢(校園日誌、校景相簿、畢業紀念冊、大愛新聞)、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創校緣起、榮譽榜、慈濟人文與博雅教育、天涯比鄰與系所介紹。截至目前,該校校史館的多媒體資料高達三萬二千八百十二筆。
魏嘉賢市長於民國八十九年畢業於慈科大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系,當時慈科大尚未改制,仍是技術學院,羅文瑞校長在該校兼任學生事務長,也曾經教過魏市長,在參觀校史館時,透過多媒體蒐尋到魏市長當年畢業的紀念冊,一頁頁的翻過,讓魏市長有如回到當年求學時期。七年前,魏嘉賢在該校二十一周年校慶獲頒傑出校友,羅文瑞校長肯定魏嘉賢市長在校與在社會上的表現,可說是實至名歸。
原住民族博物館豐富館藏,讓魏市長等人表示不虛此行,羅文瑞校長說,原住民博物館目前蒐藏十六族器皿、衣飾、漁獵、祭祀、樂器、家具等數百件文物,並且製作布農、太魯閣、阿美、排灣、魯凱等族蠟像再現當時生活情況,也藉此營造族群互動的學習情境。
意見交流裡,魏嘉賢說,未來有機會,外賓來到花蓮,將會主動引薦到慈科大的校史館與原博館參觀,讓國內外人士對慈濟百年樹人的教育宗旨,及原住民文化都能有更深的認識。
開辦客語研習
花蓮市公所客行所長謝美惠表示,市公所正開辦客家語言認證,若能與慈科大合作開辦,讓更多人有學習客語的管道,另外,市公所與家扶中心合作開發手創作品,十二月二日太平洋馬拉松賽,也計畫研擬幸福小物帶著走,打造屬於花蓮市的特色,因此若也能與慈科大相關科系合作,應有助於行銷花蓮觀光。
羅文瑞校長說,開辦客語研習可以透過該校推廣教育,不過師資得請市公所代為徵選,其他像是教室或課程所需配備都可由慈科大提供,甚至研習認證也可由校方發給。至於手創作品,可由該校行管系提供專業分享,他以該校知足咖啡的LOGO為例,設計的概念就是要讓人一眼知道來自哪裡,手創的目的也是如此,所以要透過集思廣益與社會大眾的徵選,打造出屬於花蓮的精神文化。
原行課長曾雅婷,對於紅藜的實驗室培育所研發的生技有興趣,她說部落族人種紅藜的多,若能取得專業指導,應可增加部落的經濟產值。對此,羅文瑞校長說,醫放系副教授耿念慈與助理教授劉威忠除了紅藜芽之外,還包括巴西蘑菇,原住民野菜的情人的眼淚等都在研究當中,對此,非常樂意居間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