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豐鄉公所在豐年祭圓滿落幕後召開頭目連繫會議,壽豐鄉總頭目林榮元在會中提出為「豐年祭」正名的建議,他認為,鄉內除了幾個大部落有豐年祭的正式名稱與傳統外,部份小部落或新成立的部落,建議能冠上「文化節」的名稱,以和正統豐年祭典做為區分,一來保有豐年祭的傳統,二來以文化節強調文化觀光產業的推廣,以彌補小部落或新部落在規模人氣上的不足,凸顯其小而美的特色。
只是對於林榮元總頭目的建議,豐山部落玲來成頭目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豐年祭」與「文化節」是可以並存,以豐山部落來說,第一天都是正式祭典儀式,也維持了幾十年,第二天才開始文化節慶祝活動,對族人來說,這樣的型態就是他們豐年祭的傳統。
展望會劉珍玉退休 投入部落工作
◎自展望會東區辦事處公關退休的劉珍玉,退休後全心全力投入文蘭米亞丸部落工作,帶動米亞丸的氣氛,展現部落特色。
劉珍玉退休後憑藉以往在展望會建立的行政人脈資源,積極協助部落協會向公部門爭取成長研習活動與課程,讓米亞丸今年首度獲得鄉公所補助辦理太魯閣族傳統背心縫製班,部落婆婆媽媽歡喜參加課程,對於參加部落課程不僅感到新鮮,也覺得很有成就,劉珍玉說,日後仍將持續幫部落爭取相關課程,除擬寫活動計畫外,也會發揮創意發想,爭取更多樣化與生活化的課程,讓部落男女老少都有學習的機會,在體驗中學習成長。
池南村長張清飛 關心獨居老兵
◎壽豐鄉池南村長張清飛最近頻頻應媒體之邀,帶同人員前往村內白鮑溪尋找過著原始生活的退伍老兵楊三多,張清飛說,楊三多在白鮑溪過著如魯濱遜的極簡生活,自從媒體將他生活狀況披露後,許多民眾已經對披頭散髮的老兵楊三多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不再會在山林野溪遇見而感害怕。
張清飛說,其實楊三多待人相當和氣,也不吝惜分享他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只是時常採野菜野果充飢的他,前陣子因採摘野菜食用,誤食噴灑過農藥殺草劑的野菜而中毒昏睡了半個月,他為此再次規勸楊三多回到平地生活,但再次為楊三多婉拒。張清飛說,現在只好有空就去探望他,必要時也帶點物資接濟他。
米棧村長許炎煌 盼社區協會公用
◎米棧村長許炎煌關心米棧村社區發展協會的辦公室因被民眾申請租稅轉移後出租出去,擔心社區協會因此淪為私人財產,影響居民使用權益。
許炎煌說,米棧社區協會辦公室是由前縣長謝深山任內補助鄉公所興建而成,是米棧百年古道推廣宣傳的重要標的,這幾年米棧古道漸為外界熟知,古道生態之旅也漸漸熱門,希望社區協會的據點持續由社區居民公眾使用,進而推展開發出屬於米棧村的社區產業特色。
志學村長蔡漢東 籲支持廣停五
◎志學村長蔡漢東表示,志學村都市計畫區內的「廣停五」因被台糖公司承出給民間賣場業者,停車場與公園興建工作遲遲未見進展,建議中央籍民代協助收回台糖放租成命,將土地交由縣府或鄉公所承租,進而編列經費進行停車場與公園興建工作,以符合當地居民需求。 記者葉文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