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豐/報導
花蓮地政事務所剛公布不動產買賣案件統計,七月份買賣案件兩百七十件,是今年次低,比最低的一月份兩百五十三件略高,比六月份的三百六十六件,少了九十六件,成交量下降約兩成六;也比去年七月份的三百廿二件,減少五十二件,成交量縮減約一成A六。花蓮地政事務所表示,七月的不動產買賣案件數字減少創下今年次低,房仲業者及代書反映,目前房地產處於「鈍市」狀態,不過,相較於台北等其他地區大幅下修,花蓮房地產交易量雖然縮減,但有蘇花改明年初就要開始分段通車利多消息加持,支撐房地產價格。
低成交量估持續一、兩年
花蓮縣不動產服務職業工會理事長黃進發表示,數字會說話,七月份花蓮不動產買賣案件僅兩百七十件,創下今年次低量,從目前內外在景氣看來,低成交量仍然會持續一、兩年,不利的經營環境將迫使房地產業者人力、成本進行修正,房仲業者數量將會減少。
蘇花高通車是目前支撐花蓮房地產交易與價格的重要利多因素;除此之外,政策面多數都是負面因素,包括從國民黨執政實施的嚴格農地政策及房地合一稅,民進黨執政一年多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來台陸客遽減,全台觀光產業瞬間進入寒冬,花蓮受創最是嚴重,再加上一例一休政策倉促上路衍生勞資對立,及年金改革讓國內消費、旅遊主力的公教人員消費趨於保守,不過最近,內政部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七月廿六日在不動產高峰論壇中說,「政府並不打房」,而是要建立基礎,找到房地產業的希望,真正變成火車頭產業。
黃進發認為,民進黨政府不打房還無法為極凍的台灣房地產解凍,還要有更具體的獎勵及優惠措施,特別是農地政策被綁得死死的,最大的輸家竟是最弱勢的農民!
估通車後一年會有一波漲勢
花蓮縣不動產仲介經紀公會理事長羅吉秀指出,七月份買賣案件僅兩百七十件,主要是因為暑假旅遊活動增加,買賣活動相對冷清;要刺激台灣不動產買氣,政府是該提出讓民眾有感的拚經濟作為來才好。對於花蓮房地產前景,羅吉秀樂觀看法認為,以雪隧通車帶動宜蘭房地產上漲模式,通車前後一年屬於觀望期,通車後開始拉出一波凌厲的漲勢;所以,蘇花改東澳至南澳預定年底完工,明年春節前通車應沒問題,關鍵還是一○八年蘇花改如果如期全線通車,依照雪隧通車後一年帶動宜蘭房地產上漲的模式,花蓮房地產還會有一波上漲的行情,時間應會落在一○八年蘇花改通車後一年左右。
菁華區、站前店面價位攀升
雖然交易量減少,但價格還相當穩健,羅吉秀說,位於花蓮市菁華區地點好、坪數正確的物件,價格還是往上攀升,還有還有站前的店面或建地,因為地點立於不敗地位,價位還是往上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