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太魯閣族退休校長程登山的兒子程文爵醫師昨天偕八十四歲母親謝嬌妹前往國立東華大學將父親所蒐集「高砂義勇軍」相關史料捐贈給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與轉贈到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據了解,程登山在今年二月病逝,三十多年前開始蒐集「高砂義勇軍」相關史料,成功爭取到日本政府透過紅十字會賠償部份義勇軍及後代,昨天程文爵說,這批史料獲學術單位典藏,正是適得其所,將提供做為學術研究之用。
程登山1930年生,自幼接受日本教育長大至初中畢業,戰後擔任國小教師、花蓮和平國小校長退休,半年前他以八十七歲高齡病逝,遺留大批史料包括高砂義勇軍及其遺族的訪查資料,以及申請賠償的原始證明文件影本(戶籍謄本、死亡證明、從軍證書、軍隊感謝狀等)以及各式雜件,數量近四○○○件。
昨天在東華大學舉行的捐贈儀式有程登山八十四歲遺孀謝嬌妹、兒子程文爵出席,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王鴻濬代表校方完成簽約儀式。王鴻濬說,程登山校長窮其畢生之力,完成台灣高砂義勇軍及其遺族的調查與訪談,揭發了1942年日本總督府於太平洋戰爭期間,因兵源缺乏,以「高砂義勇隊」之名,先後組織4千多位台灣原住民赴南洋戰場從軍的真象始末。
而程登山二○○○年成立「高砂義勇隊暨遺族文化協會」,目的就是要爭取高砂義勇隊這段歷史獲得日本政府重視、並為當事人及遺族爭取賠償;程登山還自費出版了二本高砂義勇軍「戰爭史」上下冊。
程文爵說,父親為探索歷史真象,長時間投入調查與訪談工程,足跡踏遍北台灣桃園與中部台中、東部台東等地,每一次調查訪談都自掏腰包、自費支應,其中還往返台灣、日本十多次。王鴻濬院長說,程登山曾前往日本國會演說,成功說服日本政府重視高砂義勇軍的事蹟,並在迂迴過程中,透過民間紅十字會陸續發放給相關當事人或遺族微薄的賠償。
二個月前,王鴻濬院長邀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所長劉士永研究員、中研院檔案館主任王麗蕉,前往程登山住所勘查原件狀況,確認這批史料具有珍貴性及高度價值,是全民瞭解高砂義勇隊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必須予以保存。
由於古老資料已有蟲蛀、紙張受潮污損等情形,需進行修復,九月將搬移到東華大學人社院三館專屬保存空間,由中研院、東華大學合作進行檔案修復及編目。
東華大學將進一步爭取經費進行史料檔案數位化,完成後將移到東華大學圖書館成立「高砂義勇隊」專區,供各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