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伶/文
吉安鄉公所日前舉辦阿美族母語研習成果發表與「包羅萬象」工藝聯展開幕,部落耆老、頭目、婦女、青年、幼兒與聯展工藝師李香蘭、花孫玉蘭、林心蕙等,齊聚吉安鄉阿美文物館,除欣賞幼兒及國小(中)近六十位學童,以母語進行朗讀、戲劇、唱謠及舞蹈等演出外,並共同前往欣賞,結合傳統與創新延伸的原住民手工技藝作品。
母語老師祖裔斯‧喇羿絲及夏月美老師帶領化仁國小學童,另楊攖香、胡美芳老師則帶領南昌聖教會學童,以一個月時間分別教導阿美族母語。鄉長黃馨頒發聘書及學童們的結業證書,更感謝大家辛勞付出。另她也頒發感謝狀,給參展的工藝家李香蘭、花孫玉蘭及林心蕙,感謝她們的創意巧思,將原住民藝術分子放入生活,所激發出多元融合的作品。
花蓮市民代表平島部定的兒女也參與學習與演出。十二歲平島恩軒表示,今年參加吉安鄉的母語課程邁入第四年,為提升自己的族語能力,也想要通過族語認證考試中級,所以在課程中很努力的學習。
在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能把學到的母語,落實在生活會話中,跟爺爺及長輩們練習用母語溝通。平島恩軒也邀請部落小朋友,明年一起來學習母語,可以認識朋友,也可以用族語跟朋友一起聊天。
把學生當成學族語的種子老師,以分組方式,引導他們產生興趣,不僅要求學生會唸也要會運用。A班南昌聖教會老師胡美芳表示,今年上課主軸以認證考試為母標,希望班上孩子都可以報名參加族語認證中級考試。
B班東昌村化仁國小,一群平均年齡僅有七歲的孩子們,則以遊戲方式,在舞台上快樂演出,在指導老師的用心安排下,透過舞蹈、遊戲、歌唱、戲劇等方式,演出神話故事,不僅吸引孩子們愛上學習,更讓台下觀眾產生共鳴。
看到許多小小朋友願意加入語言學習活動,真的令人感動。黃馨指出,語言教學,環境是重要的,鼓勵家長一定製造情境式教學,回到家能落實以全母語溝通,達到族群文化世代傳承的意義。
在阿美族母語研習成果發表活動後,也舉辦「包羅萬象」工藝聯展開幕儀式,在地工藝家展示原住民手製包包,以現代織帶編織包、皮革雕飾包及傳統網片包,打造出有別以往的原住民背包,融合現代與傳統的巧思作法,期盼能將原住民工藝文化精神傳承延續發展。
原住民事務所指出,將本鄉文化工藝作品,帶進文物館環境藝術展出,以具體行動振興在地工藝文化,展出日期為即日起至一○六年九月十六日止,歡迎鄉親週二至週五,走一趟阿美族文化館,認識原住民在地文化,並欣賞工藝家精采作品。
活動中,議員鄭乾龍、林秋美、余夏夫服務處主任余震華、吉安鄉民代表周駿宥、花蓮市民代表平島部定、南昌村長陳振興、宜昌部落頭目李毓書、南昌部落頭目黃阿達等人,都到場祝福。
(吉安鄉公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