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教育

花蓮教育

2016-10-06
東華生記錄原民狩獵文化 奪MATA大獎
以阿美族狩獵文化為題 透過祖孫互動探討文化在主流觀點中的衝突 呈現真實獵場的場景
分享至


圖: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第3屆「MATA獎」競賽,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奪下非紀錄片類首獎「MATA獎」及銀牌獎。(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葉文杰/報導 
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第3屆「MATA獎」競賽,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畢業生以「Miadopay獵人」及「心程 Lnglungan」作品獲評審青睞,奪下非紀錄片類首獎「MATA獎」及銀牌獎。 
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為鼓勵大專校院學生以原住民文化進行數位創作,今年續辦第3屆「MATA獎」競賽,昨天則在教育部舉行頒獎典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畢業生在今年拿下金銀牌大獎,其中「MATA獎」即為比賽中的金牌獎。
銀牌獎作品描寫親情與信仰 觸動人心 
其中由洪岱郁主導的「Miadopay獵人」,以阿美族狩獵文化為題,透過祖孫互動探討文化在主流觀點中的衝突,呈現真實獵場的場景,期盼更多人理解當中的傳統精神,獲得評審高度評價,摘下「MATA獎」,奪獎金10萬元。 
另外由賴凱翔、洪敏真、督菇‧巴瓦瓦隆、李佳芬、賴威伊、林子萱、陳麗如編導的作品「心程 Lnglungan」,則是改編自導演媽媽抗癌過程中的真實故事,深刻描寫親情及信仰,觸動人心的情節,獲銀牌獎殊榮,奪獎金5萬元。 
非紀錄片組7入圍作品中 東華包4部 
同樣來自東華語傳系的姬敏‧咪給、孫玉紋、蘇祈恩、汪佳惠、張祐慈、廖聖華、許聖詳、林彥汝同學,以訴說太魯閣族神社的故事「伊瑪Ima」,與董濬菁、鍾文傑、謝至軒分享自我文化認同的故事「LUMA家」則競賽中榮獲佳作;語傳系畢業校友陳柏文主導,以銅門部落偏鄉教育議題的作品「兒路Elrg-循著祖靈的路」,也在紀錄片類中獲得佳作。 
今年非紀錄片組的7部入圍作品中,有4部來自東華語傳系學生的作品,東華語傳系師生優秀的表現,在頒獎典禮中受到評審極大肯定,一致稱許東華語傳系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尤其傳承發揚原住民文化居功厥偉! 
東華語傳系主任董克景教授表示,十分感謝主辦單位的鼓勵,他也談到學生從參賽過程中,透過田野調查感受更深刻的族群文化,進而學習關懷他人,並利用影音製作讓臺灣多元文化面貌傳達出去。 
教育部表示,競賽以原住民族語拼音「MATA」(意指眼睛)為名稱,鼓勵學生以隨手可得的數位產品,如攝影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來拍出原住民族動人的小故事。 
今年各項得獎作品將於10月起進行全國巡迴展,包括新北市黃金博物館、新竹影像博物館、台南南門電影書院館、台東誠品等8處展出。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