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粥會理事長彭明德,昨日拜會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熱忱邀請謝社長參加今天開始在花蓮縣客家文化會館展出的「張性荃教授遺墨展」,為紀念張教授這位藝術大師在花蓮師院作育英才無數,將展出六十五件珍貴作品,歡迎鄉親及各界前往欣賞。
彭明德表示,張性荃的家鄉,是河南信陽的客家大莊,張性荃民國七年出生,從小受到父母影響,父親半耕半讀,母親好畫及刺繡,客廳名人字畫、古玩陶瓷無數,家族中人都擅長書畫,他也因此投身藝文,民國二十七年畢業於上海美專,師承於黃賓虹、劉海粟等大師門下,張性荃到花蓮後,更與駱香林等藝文宗師論友交流藝術,包括自己及蔡政達等目前花蓮藝文家都曾向他拜師。
張性荃近四十年來在台灣各大專院校教授,桃李滿門,花蓮縣中小學不下一百五十多所,只要是花師的畢業生,幾乎都是他的學生,許多校長、老師,都曾上過張教授的課,過去課堂得老師贈畫者,都視為珍寶。
張性荃畫風妙造自然,這次展出作品百分之八十是寫生,還有珍藏的古詩,彭明德說,張教授晚期創作注重寫生,氣韻生知,過去出版的畫冊,受李登輝等各界仕紳讚賞,于右任還曾特別提詞讚揚:「追慕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後續張性荃更出版「藝術新論」等多本畫理書籍,對學畫者啟示甚大,也因為在花蓮教書,對花蓮目前許多藝文家更是影響深遠。
這次展覽有山水、人物、花鳥、翔毛、走獸,都是張教授的精心傑作,每幅作品可說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展覽將從八月十日展出到九月九日,開幕茶會在八月十五日上午九點半,歡迎民眾到場欣賞。
彭明德說,張教授是學藝者典範,受到大家尊敬,也擔任全省評審委員,作品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因在花蓮師院服務二十年,與花蓮關係淵遠深厚。
謝立德肯定說,此次「張性荃教授遺墨展」別具意義,作品百看不厭,傳承大師創作風範,相當值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