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由文化部影視局及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一O六年電影藝術分享計畫─螢火蟲電影院」,日前分別假卑南鄉、海端鄉舉辦露天電影院,卑南鄉公所提供兩百五十份的雞排給觀賞電影的民眾;海端鄉最終場次,結合當地發展協會和地方衛生所、部落健康營造中心共襄盛舉,為螢火蟲之旅的最終站劃下美麗的句點。
卑南鄉露天電影院活動內容豐富,卑南鄉公所準備一部七分多鐘的紀錄短片,內容記錄當地遭受去年尼伯特颱風重創後的悲痛,和當地居民、外界人士協助重造家園的過程。卑南鄉公所表示,非常感謝一路走來給予協助的人,也在影片內特別因應父親節,感謝父親們的辛勞。
除了電影以及短片外,卑南鄉公所提供兩百五十份的雞排給觀賞電影的民眾,另有摸彩活動讓民眾「有吃也有拿」,度過幸福的夜晚。現場民眾表示,希望明年依然有像螢火蟲電影院這樣適合全家一起參加的活動,讓年輕一輩的小孩也能體驗以前全村一起在露天下看電影的熱鬧。
海端鄉場次假加拿部落辦理,在電影放映前,主辦單位邀請當地的愛德婦女協會加拿據點,帶來最有活力的舞蹈,長輩帶來拿手的健康操表演,為活動拉開序幕。
海端鄉衛生所的護理長陳美照也為當地居民帶來菸害防制及登革熱等衛生教育的宣導,以及有獎徵答等精彩活動。
另有當地村長夫人組團演出,由江慧珍老師教導的部落舞蹈團,以簡單的舞步,搭配原民風的背景音樂,又引起一波活動的高峰。 營造中心主委黃金益和當地村長黃國雄表示,感謝文化部影視局和美學館主辦的螢火蟲電影院,讓部落民眾能參與這麼好的活動。
生活美學館指出,螢火蟲電影院走過台東及花蓮共十二場次、不同的地方,卻帶給不同部落一樣的生活美學感受,用最樸實的方式面對民眾,也就是與民眾一起同樂,創造民與官最完美的互動方式,也落實將生活美學帶進部落的使命,創造最真實的生活美學價值。